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游华严寺二首·其二》
《九日游华严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古塔东偏景最奇,年深何处认苔基。

碧纱笼毁雷轰壁,黄缬林疏叶脱枝。

鹘没暮云天杳杳,鹤归旧里冢累累。

牛山泪与龙山帽,雨洗风吹在者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塔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诗人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古塔东偏景最奇"一句,开篇便点出了古塔的特殊之处,它似乎隐藏在东边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其独特的风景引人入胜。紧接着,"年深何处认苔基"则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感慨,岁月匆匆,古塔沧桑,连那最初生长的苔藓之根都难以辨识。

第三句"碧纱笼毁雷轰壁"中,用了“碧纱”形容古塔周围环境的迷离色彩,而“雷轰壁”则描绘出自然力量对古塔造成的冲击与侵蚀,显示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无常与沧桑。

接着,“黄缬林疏叶脱枝”一句,则以秋天的黄叶和稀疏的林木来形容景象之枯寂。黄色的缬线可能是指古塔上的瓦片,林木的疏落与叶子的脱落,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痕迹。

诗人接着写道“鹘没暮云天杳杳”,这里,“鹘”是一种猛禽,但此处可能借用其形容夕阳后的阴霾,"暮云天杳杳"则描绘出天边阴云密布的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又深邃的感觉。

在“鹤归旧里冢累累”中,“鹤归”可能是比喻诗人自己回到故土,而“旧里冢累累”则形容古迹的堆积,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最后,“牛山泪与龙山帽,雨洗风吹在者谁。”这里,“牛山泪”和“龙山帽”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自然景观或人文遗迹,而“雨洗风吹在者谁”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留恋和无奈,以及对于那些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人事物的深切感慨。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古塔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时间和自然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不寐

天将降阴雨,病骨必先痛。

转辗不能寐,常至霜钟动。

老觉近年增,愁自三生种。

万虑积此时,疾苦非所重。

逝者日以久,忧来谁与共。

一岁又将除,五穷复难送。

翻羡长眠人,不醒钧天梦。

(0)

江上曲

空江潮落水茫茫,南楚征途万里长。

为是曾经分手地,不听离曲亦神伤。

(0)

书怀

七度长江向石头,依然踪迹半沉浮。

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老我也曾磨铁砚,古人先已敝貂裘。

从兹万里堪乘兴,浩荡难驯似野鸥。

(0)

和昌黎秋怀诗

万灵均有知,露零鹤自警。

修士多感秋,日短志弥永。

学道已苦迟,精进讵嫌猛。

寻源有深浅,修短视我绠。

耳目净浮华,宁谧差可幸。

会心正非遥,顿使烦虑屏。

(0)

炙砚

文思忽飞扬,冰凝砚一方。

炙馀资石炭,化处受玄霜。

调燮交离坎,中和适燠凉。

不须呵彩笔,抒藻有辉光。

(0)

百香诗·其二棋

柳荫深深日正长,不知谁向静中忙。

几回落于晴窗午,吟梦惊回春草香。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