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均有知,露零鹤自警。
修士多感秋,日短志弥永。
学道已苦迟,精进讵嫌猛。
寻源有深浅,修短视我绠。
耳目净浮华,宁谧差可幸。
会心正非遥,顿使烦虑屏。
万灵均有知,露零鹤自警。
修士多感秋,日短志弥永。
学道已苦迟,精进讵嫌猛。
寻源有深浅,修短视我绠。
耳目净浮华,宁谧差可幸。
会心正非遥,顿使烦虑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徐洪钧所作,名为《和昌黎秋怀诗》。全诗以“万灵均有知,露零鹤自警”开篇,描绘了万物皆有感知,露珠滴落,鹤鸟自鸣警醒的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修士多感秋,日短志弥永”,诗人将自己比作修行之人,在这短暂的秋日里,内心愈发坚定,意志更加长久。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内心追求的坚持形成鲜明对比。
“学道已苦迟,精进讵嫌猛”,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之道的深刻理解,即使起步晚,也应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这里的“精进”不仅指学术上的进步,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不懈追求。
“寻源有深浅,修短视我绠”,诗人通过探寻事物的根源,认识到其深浅不一,而个人的努力与成就则如同手中的绳索,长度有限,但其价值在于如何使用。这句诗寓意深远,鼓励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更有意义的事物。
“耳目净浮华,宁谧差可幸”,诗人倡导去除内心的浮躁与繁华,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是达到心灵深处平静的关键。
最后,“会心正非遥,顿使烦虑屏”,强调了心灵的契合并非遥不可及,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就能让所有的烦恼与忧虑烟消云散。全诗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可笑常娥不了事,走却玉兔来人间。
分寸不落猎犬口,滁州野叟获以还。
霜毛葑茸目睛殷,红绦金练相系擐。
驰献旧守作异玩,况乃已在蓬莱山。
月中辛勤莫捣药,桂旁杵臼今应闲。
我欲拔毛为白笔,研朱写诗破公颜。
山南山北江水流,半空金碧随云浮。
我来仍值风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
山僧引客寻苍翠,历尽参差到平地。
万里风来拂骨清,却忆人间如梦寐。
夜深无风月入扉,相对老人如槁枝。
流水与天争入海,共笑此心谁得知。
下山却向中?望,番忆当时在屏幛。
老母思儿且欲归,回首云峰已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