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坛上境》
《天坛上境》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tánshàngjìng
táng / yuánzhěn

rénxìngqióngshēnyúnshǔguānxiánguān
wàndòngzhōngcháo

jiǔguāngxiáwài宿tiāntán
hóngliánhàomiǎodōngmíngshǔbáihuíshàngjìnghán

yīnwèinánchāngjiǎnxiānjūnjiāshìfèngháidān

注释
野人:隐士,指远离尘嚣、性情淳朴的人。
性僻:性格孤僻。
芸署:指文官官署,这里代指仕途。
官闲:官职清闲。
万里洞:极言洞穴之深远,比喻修行之路漫长。
玉帝:道教中的最高神祇。
九光霞:形容多彩的云霞,象征仙境。
天坛:神仙居住或祭祀天地的场所。
洪涟:巨大的波浪,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
浩渺:形容水面辽阔无际。
东溟:东海,泛指东方的大海。
上境:高处,指天界。
南昌:地名,这里可能特指仙界的某个地方。
检仙籍:审查神仙的名册。
马君:指姓马的仙人。
还丹:道家炼丹术中的一种,传说可使人长生不老。
翻译
隐士性情孤僻偏爱幽深静谧,虽在朝廷任职却不像官员般繁忙。
他能穿越万里的洞穴朝见玉帝,夜晚则在九色云霞之外的天坛安眠。
广袤无垠的波涛中迎来东方海上的黎明,太阳似乎也放慢脚步因高处寒冷而低垂。
恰逢南昌审查神仙名册之时,发现马家世代都虔诚供奉着长生不老的丹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灵世界。"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表明这位隐者远离尘世,虽身处官职却淡泊名利,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坛"则描绘了他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接着,"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形象地勾勒出早晨的景象,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宁静。最后,"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则透露出这位隐者对道家的修炼有所追求,并且可能是将这种精神传统与家族血脉相结合。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之境的向往。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仲夏寄王文学

高山流水有知音,曾识当年铁石心。

溪上烟霞时叠梦,扇头诗句日微吟。

蔷薇一架浮香远,杨柳千条涴绿深。

人地幽奇多怅慕,芒鞋竹杖欲相寻。

(0)

庚申六月十七夜地震

凉飙在树月在牖,篝灯方除枕方就。

襆被才思睡未酣,一声磔裂墙欲仆。

陡然起视如悬旌,四野沸腾撼犹吼。

欲訇荡潏杳无定,心魂欲摧目欲瞀。

初疑屋角起迅雷,更讶绿林来夜寇。

须臾始知地震动,大小奔溃人乱走。

可是操蛇作幻怪,不然六丁撞鳌首。

我闻灾异书春秋,阴乘阳弱语非浮。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

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

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

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

始知春秋恶盈阴,茫茫大地折钩钤。

坤维不守厚地迮,下界那识天公心。

此时性命轻于掷,何况大壑与蹄涔。

寄语世人宽一步,免令震旦陆俱沉。

(0)

望乡书

春月春花伴客居,乡愁乡恨几时除。

登楼望尽南回雁,不得南中锦字书。

(0)

春日游岳祠

丹台悬碧落,紫阁上空濛。

兴发烟霞外,春归天地中。

瑶林披霁雪,香霭飏微风。

仙路逢迎处,纷纷羽节同。

(0)

登来青轩

层轩翠微里,宸翰此高题。

仰见星辰列,平看云雾低。

路盘陵树北,山拥帝城西。

万乘来游地,应无七圣迷。

(0)

庭梅二月半后放花

春还忽已半,桃李方参差。

梅蕊何迟发,开花临玉墀。

捲帘蜂乍入,披幌月仍窥。

韶节谅难定,素心人讵知。

孤芳幸未晚,及此赠佳期。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