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申六月十七夜地震》
《庚申六月十七夜地震》全文
明 / 韩晟   形式: 古风

凉飙在树月在牖,篝灯方除枕方就。

襆被才思睡未酣,一声磔裂墙欲仆。

陡然起视如悬旌,四野沸腾撼犹吼。

欲訇荡潏杳无定,心魂欲摧目欲瞀。

初疑屋角起迅雷,更讶绿林来夜寇。

须臾始知地震动,大小奔溃人乱走。

可是操蛇作幻怪,不然六丁撞鳌首。

我闻灾异书春秋,阴乘阳弱语非浮。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

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

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

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

始知春秋恶盈阴,茫茫大地折钩钤。

坤维不守厚地迮,下界那识天公心。

此时性命轻于掷,何况大壑与蹄涔。

寄语世人宽一步,免令震旦陆俱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韩晟对一次强烈地震的生动描述和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化的语言,将地震的震撼力和破坏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篇“凉飙在树月在牖,篝灯方除枕方就”,描绘了夜晚宁静的景象,随后突然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是“一声磔裂墙欲仆”的巨响,让人心惊胆战。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比喻和想象,如“如悬旌”、“四野沸腾”、“心魂欲摧目欲瞀”,生动地展现了地震的威力和人们的恐慌。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接下来的“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则反映了诗人对灾异的记录和对未来的忧虑。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描绘了地震时房屋摇晃的场景,而“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则进一步强调了地震的猛烈和破坏力。最后,“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写出了地震过后,人们在平静中反思,意识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地震的恐怖和破坏,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呼吁。韩晟通过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次自然灾害,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灾难时应有的态度和智慧。

作者介绍

韩晟
朝代:明

韩晟,字寅仲。博罗人。鸣金长子。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举人,授浙江遂安令,解组归,隐城东别墅。有《书云台稿》、《雁木稿》、《燕市稿》诸集。清乾隆《博罗县志》卷一二、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猜你喜欢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二十七

落日鲸波漾远林,莫釐缥缈接湖阴。

水晶宫里江妃宴,激楚犹闻吴会吟。

(0)

阅兵

曣㬈晴午䴡光春,映日晶晶组练陈。

天堑长江称地利,省方要务重安民。

放牛归马承平久,踞虎蟠龙指顾新。

我适孝陵禋谒罢,当时创业想艰辛。

(0)

和沈德潜山居杂诗十首韵·其八

吴下业书佣,居然八十翁。

从嗤枝鹿野,曾侍玉鸾宫。

茅屋千山里,溪田一水通。

课耕时复出,蓑笠雨丝濛。

(0)

江门谒陈文恭公祠因访文恭服玩遗器各赋一首·其三自然裳

石翁曾绣自然裳,付授甘泉永勿忘。

我亦荷衣更芰制,摩挲襟襼浥馀芳。

(0)

牂柯江上偶然作·其十

女青百尺经冬茂,贞妇门前合取栽。

亦有男青人不识,此花或为义夫开。

(0)

天湖石船歌

天湖有石船,夜半谁负去。

将无天湖涸,石船因失据。

飞行同怪山,长逝不知处。

我作大招词,欲以返徒御。

湖通船亦归,我便浮家此中住。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