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有石船,夜半谁负去。
将无天湖涸,石船因失据。
飞行同怪山,长逝不知处。
我作大招词,欲以返徒御。
湖通船亦归,我便浮家此中住。
天湖有石船,夜半谁负去。
将无天湖涸,石船因失据。
飞行同怪山,长逝不知处。
我作大招词,欲以返徒御。
湖通船亦归,我便浮家此中住。
这首《天湖石船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开篇“天湖有石船,夜半谁负去”,以“天湖”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石船”的意象,仿佛在夜色中,这艘石船被神秘的力量悄然带走,留下一片遐想的空间。接着,“将无天湖涸,石船因失据”,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感,似乎暗示着天湖的水位变化,导致石船失去了依托,引发读者对自然力量与命运流转的思考。
“飞行同怪山,长逝不知处”,诗人将石船的消失比作怪山的飞行,隐喻其去向未知,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最后,“我作大招词,欲以返徒御”,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创作来寻找答案或寄托情感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湖通船亦归,我便浮家此中住”,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设想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天湖石船歌》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命运等深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城下路。
凄风露。
今人犁田古人墓。
岸头沙。
带蒹葭。
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
黄埃赤日长安道。
倦客无浆马无草。
开函关。
掩函关。
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
三秦扫。
初谓商山遗四老。
驰单车。
致缄书。
袭荷焚芰,接武曳长裾。
高流端得酒中趣。
深入醉乡安稳处。
生忘形。
死忘名。
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淑质柔情,靓妆艳笑,未容桃李争妍。
红粉墙东,曾记窥宋三年。
不间云朝雨暮,向西楼、南馆留连。
何尝信,美景良辰,赏心乐事难全。
青门解袂,画桥回首,初沈汉佩,永断湘弦。
漫写浓愁幽恨,封寄鱼笺。
拟话当时旧好,问同谁、与醉尊前。
除非是,明月清风,向人今夜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