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乡书》
《望乡书》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春月春花伴客居,乡愁乡恨几时除。

登楼望尽南回雁,不得南中锦字书。

(0)
鉴赏

这首诗《望乡书》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游子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春月春花伴客居”,以春日的月光与花朵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春月与春花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他远离家乡的哀愁情绪。

次句“乡愁乡恨几时除”,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这里的“乡愁”不仅指对家乡景色的怀念,更包含了对亲人、故土的深深眷恋。“乡恨”则可能包含了对无法回到家乡的无奈与遗憾。这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难以排遣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登楼望尽南回雁”,通过登高远眺的动作,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南回雁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循环,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回归的渴望。然而,“望尽”却未能见到南归的信使——“锦字书”,这既是现实中的失落,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消息的期盼与失望交织的体现。

最后一句“不得南中锦字书”,点明了诗人未能收到来自南方(即故乡)的书信,这一细节将诗人的思念推向高潮。锦字书在古代常用来形容情书或家书,其珍贵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得不到这样的书信,意味着与故乡的联系被切断,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整体而言,《望乡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以及对亲情、家园的强烈渴望。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触动人心。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生查子.去岁

去岁寄寒衣,细熨襟前皱。

春服又重缝,何日归来候。

青鸟去传言,只说人依旧。

腰带沈郎宽,禁得添消瘦。

(0)

神女.书高唐赋后

草香竹暗巫山曙。记宸游、空凝伫。

疏疏雨自何来,霭霭云无处所。

此日登台,当年荐枕,闻道佳期在朝暮。

怎想像梦里、姚姬不管,深宫细腰苦。

侍臣宋玉偏能赋。动淫思、牵愁绪。

岂知惆怅中宵,赢得悲哀万古。

浪说神人,鸣鸾易返,又逢薄怒。

今但有、杜宇啼红,花落高唐路。

(0)

青玉案.幽期

望中渺渺相思路。便咫尺、难来去。

幽梦虽轻吹不度。

画堂南畔,玉栊西面,谁是无人处。

隔墙花暝春风暮。青鸟仙书无一句。

总是伊家真个许。

晚云笼罩,重门深闭,又下黄昏雨。

(0)

菩萨蛮.美人背

碧窗人静凉初透。凝脂拊处难留手。香汗浃桃笙。

灯昏月半明。回身因薄怒。拥抱还推去。

终夕嗅烟鬟。同床见面难。

(0)

沁园春.初冬乏食,感叹成词

鬻畚吹篪,余岂能为,惟耕是依。

冀薄田多黍,兼供酿酒,穷冬有禦,岂叹无衣。

何意秋来,西风一夜,釜底孤城众壑归。

茅檐下,惊鱼游花径,浪皱蓬扉。稻粱十斛都稀。

任饱饭、侏儒笑朔饥。

更每思亲友,皆贫且病,谁言糠覈,可食而肥。

欲就天涯,故人禄厚,怅望千山又落晖。

凌空去,问卢耽何术,有翮能飞。

(0)

鹧鸪天.读史偶得率成二阕·其二

群彦英英祖国门,向来宏长属平津。

临歧独下苍生泪,八百孤寒愧此君。

倾别酒,促归轮,壮怀枉自托风云。

剧怜彩鹢乘涛处,亲见蓬莱海上尘。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