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畚吹篪,余岂能为,惟耕是依。
冀薄田多黍,兼供酿酒,穷冬有禦,岂叹无衣。
何意秋来,西风一夜,釜底孤城众壑归。
茅檐下,惊鱼游花径,浪皱蓬扉。稻粱十斛都稀。
任饱饭、侏儒笑朔饥。
更每思亲友,皆贫且病,谁言糠覈,可食而肥。
欲就天涯,故人禄厚,怅望千山又落晖。
凌空去,问卢耽何术,有翮能飞。
鬻畚吹篪,余岂能为,惟耕是依。
冀薄田多黍,兼供酿酒,穷冬有禦,岂叹无衣。
何意秋来,西风一夜,釜底孤城众壑归。
茅檐下,惊鱼游花径,浪皱蓬扉。稻粱十斛都稀。
任饱饭、侏儒笑朔饥。
更每思亲友,皆贫且病,谁言糠覈,可食而肥。
欲就天涯,故人禄厚,怅望千山又落晖。
凌空去,问卢耽何术,有翮能飞。
这首《沁园春》描绘了作者在初冬时节因食物匮乏而生出的感慨。开篇“鬻畚吹篪,余岂能为,惟耕是依”以农具和乐器比喻生活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坚持耕作的决心。接着,“冀薄田多黍,兼供酿酒,穷冬有禦,岂叹无衣”,描述了作者希望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足够的粮食,不仅满足日常所需,还能酿造美酒,抵御严寒,衣食无忧的理想生活。
“何意秋来,西风一夜,釜底孤城众壑归”,秋天的西风一夜之间将大地的生机带走,仿佛釜底的孤城,万物归于沉寂。这句形象地描绘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景象,也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茅檐下,惊鱼游花径,浪皱蓬扉”,在简陋的茅屋之下,鱼儿在花径中惊慌游动,门扉被风吹得皱起,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作者所处环境的简陋与生活的艰辛。
“稻粱十斛都稀,任饱饭、侏儒笑朔饥”,稻谷和粮食虽然稀少,但作者依然能够饱餐一顿,却引来了侏儒的嘲笑,讽刺了社会的不公与世态炎凉。
“更每思亲友,皆贫且病,谁言糠覈,可食而肥”,每当思念远方的亲友时,却发现他们也正处在贫困与疾病的困扰之中,即使是糠壳这样的粗粮,也只能勉强充饥,无法带来真正的营养与健康。
“欲就天涯,故人禄厚,怅望千山又落晖”,作者渴望能到远方寻求更好的生活,但看到故人虽有丰厚的俸禄,却依然难以摆脱贫困,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望,只能望着千山万水,夕阳西下,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凌空去,问卢耽何术,有翮能飞”,最后,作者以神话传说中的卢耽为例,表达了自己想要超越现实困境,追求自由飞翔的愿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卢耽是如何拥有翅膀,能够自由飞翔的呢?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美人远在春塘住,门外垂杨千万树。
微风白日袅游丝,度水轻阴荡飞絮。
使君来自白玉堂,攀条欲结双明珰。
门前系著紫骝马,上堂急管弦清商。
美人起舞为君寿,再拜登歌酌君酒。
使君明日上长安,莫唱东风折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