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如梦令(其二)》,是一首抒发对往昔美好时光怀念之情的词。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精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无限留恋。
“回首芜城旧苑”一句,以一个转身回望的动作开篇,诗人通过“芜城旧苑”的描绘,让人们想象到一个荒废但依然保持着往日风貌的地方。这里,“芜城”寓意着过去繁华如今已成遗迹,而“旧苑”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隐喻。
接着,“还是翠深红浅”一句,通过对绿色和红色的描述,再现了当年的景致。尽管颜色不如从前鲜明,但依然带有一丝生机,这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情感是复杂且矛盾的,他既接受不了时间的流逝,又不得不承认那美好的时光已经渐行渐远。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一句,则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诗人通过夕阳、窗帘和飞燕来表达时间流逝带来的哀伤感慨,春光易逝,更是加深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一句,以重复的“不见”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哀愁。门扉关闭,落花满庭,不仅是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过往美好的无奈放弃和告别。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让后人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怀旧之情。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
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
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
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
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
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欢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