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一琅琊泉石篆》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一琅琊泉石篆》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阳冰绝艺天下称,琅琊石篆新有名。

初留泉涯俗谁顾,一日贵重繇先生。

古今书法不可数,犹有字本存于经。

我于八体未曾学,虽得此字宁能评?

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

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

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

奇形挺若耸崖巘,险势直恐生风霆。

雨来莽苍龙蛟起,秋入寥泬星斗明。

先生七言载其侧,为地自与丘山平。

先生抱材置荒郡,有若此字存岩扃。

当还先生坐廊庙,悉引万事归绳衡。

遂收此字入秘府,不使日灼莓苔萦。

高材重宝不失一,唐舜汤禹宁非朋。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一)琅琊泉石篆》,诗人以赞美阳冰的绝艺为主题,讲述了琅琊石篆的独特魅力。诗中提到阳冰的技艺被天下人称颂,他的新作在琅琊石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起初,这艺术并未被大众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被繇先生所识,变得日益珍贵。

曾巩感叹书法艺术源远流长,阳冰的字迹虽存于经典之中,但他自己并未深入学习八体,因此对评价这样的作品有所谦逊。他欣赏阳冰的高超技艺,认为其笔下能驱使鬼神,笔法超凡,仿佛与天地自然相争。石篆上的图案生动如万象,仿佛出自冥冥之中,无斧凿痕迹,形态奇特,险峻无比。

诗人将阳冰的才华比作耸立的山崖,即使在风雨中也能显现出龙蛟之姿,秋天则如星空般明亮。阳冰在泉边刻下的七言诗句,其艺术价值如同大地与丘山齐平。曾巩感慨阳冰的才华被埋没在偏远之地,期待他能回到朝廷,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曾巩决定将这珍贵的石篆收藏在秘府,以免岁月侵蚀。他认为阳冰的才华如同高材重宝,应当得到妥善保存,就像唐舜、汤禹那样的贤君与他结为朋友。整首诗通过赞美阳冰的书法艺术,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观白荷

姑射仙人冰雪姿,亭亭玉立耀秋池。

经尘怯染铮铮骨,烦恼难抛袅袅丝。

历尽兴衰惟莞尔,忘情荣辱不求知。

端严常使须眉愧,磊落襟怀未易窥。

(0)

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其七

鲁阳未必回三舍,誇父空怀恨满腔。

晚课香沉归鸟寂,看移山影过南江。

(0)

辛巳中秋书感

毁誉寻常事,难舒饥溺容。

从来羞舞鹤,宁悔学屠龙。

焰宅伤芝艾,荒园咽寒蛩。

储看明月上,不觉过前峰。

(0)

丁丑年冬题宁乡寒铁生馀楼二首·其一

为厌浮沉湖海梦,来傍僧舍结蓬庐。

岳云千絮凝檐碧,沩水一泓映座舒。

楼外诸山无捷径,室中万卷间梵书。

回看车马纷驰迹,袖手高吟意豁如。

(0)

首夏留滞都门感赋二首·其二

幻梦邯郸又一场,飘零零剑竟何方。

芳春似客匆匆杳,清昼和愁细细长。

衔石恨徒传帝女,补天力漫仗娲皇。

定知暗滴空阶泪,化作秋花也断肠。

(0)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一

结契仁谦越卅年,尘谈无间意缠绵。

聊盟金石推坛主,直谅多闻责善坚。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