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炙背耘田苗,汗湿田土如流膏。
广庭挥扇犹嫌暑,彼何为兮独不苦。
独不苦兮无奈何,未见应比见者多。
农兮农兮良苦辛,惭愧身为玉食人。
老农炙背耘田苗,汗湿田土如流膏。
广庭挥扇犹嫌暑,彼何为兮独不苦。
独不苦兮无奈何,未见应比见者多。
农兮农兮良苦辛,惭愧身为玉食人。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通过对比不同人群对炎热天气的感受,突出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诗中首先描述了一位老农在田里耕作的情景:“老农炙背耘田苗”,形象地展现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画面。“汗湿田土如流膏”一句,不仅描绘了汗水浸透土地的景象,也暗喻了农民劳动的辛劳和付出。
接着,诗人通过“广庭挥扇犹嫌暑,彼何为兮独不苦”两句,将农民与在凉爽庭院中挥扇避暑的人进行对比,强调了农民面对酷暑的独特感受——他们似乎并不觉得苦,但这种“不苦”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本就充满艰辛。
“独不苦兮无奈何,未见应比见者多”表达了农民虽然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却只能默默承受,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农兮农兮良苦辛,惭愧身为玉食人”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自身作为享受富足生活的人的自省与惭愧。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细腻描绘,深刻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