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虫》
《秋虫》全文
宋 / 游次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

天机发天籁,托彼蛩与螀。

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

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

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

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

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

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0)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游次公的《秋虫》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一气动芒沕”展现了秋风带来的微微波动,接着“鸣虫应清商”点出秋虫在清凉的季节里发出鸣叫。诗人将大自然的声音比喻为“天籁”,并通过“蛩与螀”这些昆虫的叫声传达出来。

“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表达了诗人听到虫鸣时内心的凄凉和感动,仿佛秋声直接触动了他的情感深处。接下来,“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揭示了诗人沉浸在深沉的思绪中,灵感从何处而来也变得模糊不清。

“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赞美了这自然之声的美妙,认为它如同音乐中的佳妙旋律。然而,“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又将这种美感与秋日的寒冷和哀伤联系起来,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最后两句“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进一步强调,这并非人间的乐器所能比拟,而是大自然的独有乐章,只能在这样的秋夜中,在荒凉之地回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虫的鸣叫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翻译
万物生机勃发,鸣虫响应着清凉的秋季。
大自然的奥秘化为天籁,通过蟋蟀和蝉鸣传达出来。
秋意渐浓,悲凉之声触动人心肺腑。
深沉的思绪难以自知,遥远的兴致从何而来。
最美妙的音乐莫过于此,让我初次领略韶华与诗章的韵味。
风霜带来凄凉,月光下的露水也充满哀伤。
天地间仿佛有无声的乐章,只在寒冷荒芜中低吟。
若非丝竹演奏,怎可进入你的殿堂。
注释
清商:秋天的乐调。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天上的音乐。
蛩:蟋蟀。
螀:蝉。
幽思:深沉的思想。
远兴:遥远的兴致或灵感。
至音:极美的音乐。
韶:美好的时光。
章:诗篇或韵律。
风霜:寒冷的天气。
月露:月光下的露珠。
丝竹:弦乐器和竹制吹奏乐器,泛指音乐。
君堂:尊贵者的居所,这里指殿堂或主人的场合。
作者介绍

游次公
朝代:宋   字:子明   号:西池   籍贯:建安(今福建建瓯)   生辰:1187

游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又号寒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著名理学家游酢侄孙,礼部侍郎游操之子。乾道末,为范成大幕僚,多有唱和,又曾为安仁令。淳熙十四年(1187)以奉议郎通判汀州。著有《倡酬诗卷》,存词五首。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谓其“诗词皆工”,并载其宫词《虞美人》云:“范石湖(成大)座上客有谈刘婕妤者,公与客约赋词,游次公先成,公不复作,众亦敛手。
猜你喜欢

翁府君挽词

肮脏翁夫子,高才噤不施。

床头痴叔易,梦里阿连诗。

德丧嗟何及,天胡弗慭遗。

清风终未泯,吹拆谢庭芝。

(0)

送赵子固吏部帅合肥·其三

襟带长淮地望崇,勋名当继古英雄。

吴人止解依濡坞,晋将才能过八公。

可但绥怀边境静,直须经略朔庭空。

折冲不必居遐徼,颇牧尤当在禁中。

(0)

郑华文挽词·其二

籍甚柯山政,儿童识贵温。

欢谣闻魏阙,殊宠镇吴门。

就养家传子,休官泽及孙。

吾乡耆旧传,千载德弥尊。

(0)

张运使挽词

惠周剑外与淮南,归卧空山且避谗。

宴坐几年期不死,临行一著信非凡。

不应杜乂束高阁,真使谢鲲居石岩。

欲向西陵寻宿草,秋风何日送归帆。

(0)

次韵十诗·其一喜闲

投闲时以醉为乡,人既相忘我亦忘。

雨足已期南亩熟,风清更爱北窗凉。

昼观碧落云千叠,夜看中庭月一方。

时援素琴聊自遣,谁能更作凤求皇。

(0)

朱坡史居士挽词·其二

交友俱名士,仪曹礼意周。

使华临夏口,诗兴共南楼。

喜得江山助,还同汗漫游。

更烦贤宅相,相与发潜幽。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