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坂何崎岖,行人且复止。
直上望晴川,遥遥忆乡里。
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
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转蓬科,随风四散起。
虽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
陇坂何崎岖,行人且复止。
直上望晴川,遥遥忆乡里。
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
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转蓬科,随风四散起。
虽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
这首元代张翥的《杂诗七首(其五)》描绘了行者在崎岖的陇坂上驻足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深深挂念。诗人运用“陇坂”、“晴川”、“流离”、“悲歌”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苦楚。他将自己的境遇比喻为随风飘散的蓬草,虽然同根而生,却无法共享命运,生死相隔,令人感伤。最后两句“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更是将哀愁之深沉与无尽比作超过陇头流水的泪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的抒怀诗,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人生离别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
我新税居见寺阁,金碧照我破屋前。
目看阁上聚鸠鸽,巢栖饮哺忘穷年。
雕檐画壁屎污遍,以及像塑头与肩。
寺僧不敢施弹射,忽有苍鹘张毒拳。
鸦鸣鹊噪鸲鹆叫,怒鹘来此窥腥膻。
鹘心决裂不畏众,瞥碎一脑惊后先。
死鸟堕空未及地,返翅下取如风旋。
独当屋脊恣扯磔,啄肉披肝肠弃捐。
老鸱无艺又狠怯,盘飞欲近饥目穿。
逡巡鹘饱自飞去,争残不辨乌与鸢。
群儿指点路人笑,我方吟忆秋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