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章台柳拂衣,长安掷果竞先归。
于今定试新偷谱,画出双眉似与非。
几日章台柳拂衣,长安掷果竞先归。
于今定试新偷谱,画出双眉似与非。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对女性美的追求与评价,以及婚姻习俗的变迁。"几日章台柳拂衣,长安掷果竞先归",以“章台柳”和“长安掷果”的典故,形象地展现了女子之美与社会风尚的互动。"章台柳"比喻女子的美貌如同随风轻拂的柳条,令人倾倒;"长安掷果"则指代男子对美人的追捧,如同在长安街头抛掷果实,争相示好。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对女性美的热烈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于今定试新偷谱,画出双眉似与非",则反映了对传统审美标准的挑战与创新。"新偷谱"可能暗指新的审美趋势或化妆技巧,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演变。"画出双眉似与非"则表达了对这种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精神,既是对传统审美的反思,也是对创新尝试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审美风尚及其变迁,还蕴含了对个体自我表达和社会接受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黎遂球巧妙地捕捉了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让读者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风貌和人性深处的复杂情感。
扬旌遥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
步骑打围秋草绿,舳舻传唱晓江平。
岸分南北人烟近,地控东南羽檄清。
牧守只今非易予,九重渊默待盈成。
稽首古旃檀,曾共释迦语。
旃檀释迦面目本来同,真身幻身何事相尔汝。
如人对镜照形像,拱兮揖兮若宾主。
须臾人去镜亦空,尔影我形两无睹。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
万人从渠索释迦,求福有时与福遇。
佛如明月行太空,向曙俄然不知处。
痴人竞向波间觅,波间本非月所住。
真邪幻邪两忘言,如来无来亦无去。
君不见佛书九译来中原,妙处乃以无言传。
莫道旃檀有口不解说,非说之说三十二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