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莺啄响花铃。梦频惊。又是困人时节、近清明。
杨花白。梨花雪。正新晴。睡起春风别院、簸钱声。
娇莺啄响花铃。梦频惊。又是困人时节、近清明。
杨花白。梨花雪。正新晴。睡起春风别院、簸钱声。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娇莺啄响花铃"生动地展现了黄莺轻快地在花丛中鸣叫,仿佛在唤醒沉睡的春天。"梦频惊"则暗示了诗人或许在梦中也被这生机盎然的景象所扰,不时从梦境中醒来。"困人时节、近清明"点明了时令,临近清明,春困袭人,气候宜人。
"杨花白。梨花雪"运用比喻,将飘落的柳絮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了洁白的杨花如雪般漫天飞舞,与梨花相映成趣,营造出纯净而清新的春景。"正新晴"进一步强调天气放晴,阳光明媚,为这幅画面增添了明亮的色彩。
最后,"睡起春风别院、簸钱声"描绘了诗人醒来后听到的动静,春风拂过别院,带来了微微的声响,可能是院中簸钱(古代儿童游戏,用小竹片或树叶等制成的钱币)的声音,增添了生活气息和童趣。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活力,流露出诗人对春日时光的深深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