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天屏客,今年又再来。
屋存兵火后,民藉抚安回。
带雨分畦菜,寻春折岭梅。
渔樵喜相识,鸥鹭莫惊猜。
去岁天屏客,今年又再来。
屋存兵火后,民藉抚安回。
带雨分畦菜,寻春折岭梅。
渔樵喜相识,鸥鹭莫惊猜。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述怀三首寄傅忠卿照磨(其二)》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旧地时的感慨与所见景象。首句“去岁天屏客,今年又再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傅忠卿的怀念。"屋存兵火后"暗示了此处曾经历过战乱,房屋虽存,但满目疮痍,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民藉抚安回”则反映了当地民众在官府安抚下逐渐恢复生活的情景。
接下来的“带雨分畦菜,寻春折岭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菜园中雨水滋润,人们忙着劳作,而岭上的梅花也在春风中绽放,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最后一句“渔樵喜相识,鸥鹭莫惊猜”,渔夫和樵夫在这里相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鸥鹭也被此场景所吸引,诗人借此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鸥鹭不必因他的来访而惊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后复苏的乡村景象,以及诗人对友情和安宁生活的珍视。
东阁凭诗说。对丰姿、飘然杖屦,澹然巾葛。
竹外一枝斜更好,玉质冰肌粲雪。
谁折向、满头宣发。
水驿云窗烟庭院,更宜晴、宜雨还宜月。
霜夜永,景萧瑟。孤芳夐与群芳别。
陇程遥、攀条难寄,碧云惊合。
桃李漫山空春艳,不比仙风道骨。
有潇洒、清新奇绝。
我被幽香相懊恼,宋广平、岂但心如铁。
飞暗度,石吹裂。
忆与南宫共说诗,伤心岁晚故人稀。
昔如幽谷莺相友,今作辽天鹤独飞。
绝喜王家生福畤,固应米老有元晖。
不须更傍人篱落,名父亲传夜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