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再韵赋梅》
《贺新郎.再韵赋梅》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东阁凭诗说。对丰姿、飘然杖屦,澹然巾葛。

竹外一枝斜更好,玉质冰肌粲雪。

谁折向、满头宣发。

水驿云窗烟庭院,更宜晴、宜雨还宜月。

霜夜永,景萧瑟。孤芳夐与群芳别。

陇程遥、攀条难寄,碧云惊合。

桃李漫山空春艳,不比仙风道骨。

有潇洒、清新奇绝。

我被幽香相懊恼,宋广平、岂但心如铁。

飞暗度,石吹裂。

(0)
注释
凭诗:借诗寄托情感。
丰姿:美好的姿态或风采。
飘然:轻盈飘逸的样子。
巾葛:头巾和葛布,指简朴的衣着。
玉质冰肌:形容洁白如玉的肌肤。
宣发:白发。
水驿:水边的驿站。
孤芳:独自芬芳的花朵。
陇程:远方的路程。
潇洒:洒脱不拘束。
宋广平: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人,代指有硬朗性格的人。
飞暗度:暗夜中的飞鸟。
翻译
在东阁中借诗抒怀,欣赏着你的丰姿,你飘然而来,杖履轻盈,头戴葛巾,神情淡然。
竹林外的那一枝梅花更显美好,它质地如玉,肌肤似雪,纯洁无暇。
是谁折下它,让它装饰满头白发。
水边驿站的云窗烟雾缭绕的庭院,无论是晴天、雨天还是月夜,都显得格外适宜。
漫长的霜夜,景色凄清。这孤芳自赏,与众花不同。
路途遥远,想要攀折一枝寄情,却只能让碧云惊动。
满山桃花李花虽美,却无法比拟你的仙风道骨。
你的风姿既潇洒又清新,独一无二。
我被你的幽香困扰,宋广平,你的内心难道真的像铁一般坚硬?
暗夜中的飞鸟,石壁上的裂痕,都在诉说着我的思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东阁主人凭借诗意,赞美丰姿飘逸之态,手持杖屦,头戴巾葛,给人一种淡雅脱俗的感觉。竹外一枝斜更好,形容梅花在竹林间独立自芳,玉质冰肌粲雪,则是对梅花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赞美。谁折向、满头宣发,是说梅花开得如此繁盛,无人能折。

水驿云窗烟庭院,更宜晴、宜雨还宜月,表达了诗人认为梅花在任何天气下都有其独特之美。霜夜永,景萧瑟,则是描写梅花在寒冷的冬夜中依然坚韧生长,孤芳自赏,与其他群芳各异。

陇程遥、攀条难寄,是说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寄托给远方的人,却又感到困难。碧云惊合,则是天空中的青云突然聚合,好像也被梅花的美丽所震撼。桃李漫山空春艳,不比仙风道骨,是说尽管桃李等花盛开,但都不能与这梅花相媲美,它有着超脱尘世的清高之态。

有潇洒、清新奇绝,是对梅花姿态的再次赞叹。诗人被幽香相懊恼,宋广平、岂但心如铁,则是表达诗人被这份美丽所深深吸引,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飞暗度,石吹裂,是说梅花的清香甚至能穿越幽暗,直至石缝中散发。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外形和内在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评价,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梅花美学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题吴宫衰柳图

远岸依依落日明,吴王醉处少人行。

多情独有垂杨树,犹送深宫夜雨声。

(0)

病阿速

杭州阿速病可伤,况复四体多金创。

口粮开除但乞丐,终日哀鸣行路傍。

自言家在云中住,兄弟既死惟爹娘。

往年江南妖贼反,圣旨差我随平章。

同行二千五百辈,辈辈选用皆精强。

孰知江南风土异,不比中原尽平地。

中原地平好驰逐,一人腾骧万人废。

江南地卑山林密,泥深马滑无由立。

角弓着雨软如绵,咫尺相看不能射。

九月十月岁云莫,贼兵突入观音渡。

平章脱身向东去,太半尽死无人顾。

我幸不死病已危,丞相被逐无依归。

异乡此日谁相慰,只似天边孤雁飞。

(0)

吴中逢王才南归

江南草长蝴蝶飞,白马新自燕山归。

燕山归,不堪说,易水寒风蓟门雪。

朝邸空随使者裾,禁阍不受书生谒。

一杯劝君歌莫哀,归时应过黄金台。

不见荒基秋来土花紫,伯图已歇昭王死,千载无人延国士。

(0)

西斋池上三咏·其三桐树

晴粉朝英坠,凉琼夏叶舒。

鸟啼高树早,蟾转薄疏虚。

朱弦未荐曲,彤管屡题诗。

坐恐销华泽,商吹起前除。

(0)

逆旅逢乡人

客中皆念客中身,唯汝相逢意更亲。

不向灯前听吴语,何由知是故乡人。

(0)

刺绣图和杨孟载

翠丝盘叶碧玲珑,小萼花铺茜缕红。

梦里鸳鸯留不得,分明却在绣床中。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