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山边寺,深松径底风。
独吟侵夜半,清坐杂禅中。
殿静灯光小,经残磬韵空。
不知清梦远,啼鸟在林东。
古木山边寺,深松径底风。
独吟侵夜半,清坐杂禅中。
殿静灯光小,经残磬韵空。
不知清梦远,啼鸟在林东。
这首宋朝徐玑的《宿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山寺夜景。首句“古木山边寺”,以古木衬托出寺庙的古老与静谧,仿佛时间在这里悄然流转。接着,“深松径底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微风吹过松林,带来自然的气息。
诗人独自在夜晚吟咏,沉浸于禅定之中,“独吟侵夜半,清坐杂禅中”,体现了他的孤独和内心的清净。夜晚的寺庙愈发寂静,只有微弱的灯光从殿内透出,“殿静灯光小”,暗示着僧人的修行生活简单而专注。
诵读经文的声音渐渐消逝,只剩下磬韵空灵,“经残磬韵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最后,诗人并未直接描述梦境,而是以“不知清梦远,啼鸟在林东”作结,借鸟鸣声暗示梦境的遥远,也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禅心的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给人以宁静与超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