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野渡雪消二律·其二》
《和野渡雪消二律·其二》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可亲馀暇复奚为,雪霁何妨剩赋诗。

应怪玉峰还翳荟,更怜银屋变茅茨。

结成冰笋方连夜,散作檐花特顷时。

物物要知须返本,冰仍归水更何疑。

(0)
注释
可亲:亲切。
馀暇:闲暇。
奚为:做什么。
霁:雪停。
赋诗:写诗。
玉峰:玉峰山。
翳荟:云雾缭绕。
银屋:银装素裹的房屋。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冰笋:冰柱。
连夜:整夜。
檐花:檐头的雪花。
顷时:片刻。
物物:万物。
返本:探究本质。
冰仍归水:冰化为水。
何疑:有什么疑问。
翻译
在闲暇之余又能做什么呢,趁着雪后晴朗不妨多写些诗。
可能会责怪玉峰山又变得云雾缭绕,更可怜的是银装素裹的房屋变成了简陋的茅草屋。
冻结的冰笋才刚刚形成,转眼间就化作檐头的花朵落下。
万物皆有根源,想要了解就必须探究本质,冰终会化为水,这还有什么疑问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名为《和野渡雪消二律(其二)》。诗中通过描绘雪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回归本真状态的赞美之情。

“可亲馀暇复奚为,雪霁何妨剩赋诗。”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作者在悠长的空闲时光中,雪后晴朗的天气不仅不会妨碍什么,反而是写诗的好时机。

“应怪玉峰还翳荟,更怜银屋变茅茨。”这里的“玉峰”指的是积雪未消的山峰,“翳荟”则形容山峰被薄雾或云气所笼罩,显得更加神秘。作者对此感到新奇,同时也更感慨于曾经被雪覆盖的房屋(银屋)如今换上了草制的屋顶(茅茨),这种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深深同情。

“结成冰笋方连夜,散作檐花特顷时。”夜晚的寒气使得水珠凝固成冰笋,而到了白天,这些冰笋又在阳光下融化,变成了屋檐上的雪花。这里描写了时间和温度变化带来的自然景观。

“物物要知须返本,冰仍归水更何疑。”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强调了一种哲理:万物都应回到它们的本质状态,正如冰终将融化回归于水一般,不必有所怀疑。

整首诗通过对雪消后的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万物回归真实本性、顺应自然规律的赞美与认同。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题载雪录

乱云连野水连空,祇有沙鸥共数公。

想得句成天亦喜,雪花迎棹入吴中。

(0)

题王朝英歇驴图

天寒山路长,年荒蹇驴瘦。

风松适相遭,金石方互奏。

是中有佳趣,舍鞍聊杖藜。

童奴难与言,得句忘吾饥。

怀远空暮云,忧时当肉食。

市朝尘涴人,归欤北山北。

(0)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六

门庭久沮洳,蚯蚓升吾堂。

夜寒人阒寥,蟋蟀鸣吾床。

屋头两株树,叶落满僧廊。

骚人不须悲,荣悴理之常。

(0)

刘祼卿送笋

俗子贪钱如食蜜,幽人爱竹如种玉。

君家大隐城一隅,万个深围数间屋。

阳春不住长儿孙,犊角猫头还满目。

却恐繁阴碍风月,童奴时取供肴蔌。

朝来想挂北窗坐,应念先生食无肉。

故遣此君来起予,斓斑嫩箨森盈束。

先生饥肠非雷吼,米糁盐醯羹杞菊。

急呼瀹釜然枯薪,殷勤留客晨炊熟。

不羡侯家五鼎烹,得此一饱万事足。

客去关门听雨眠,枕上诗成翻水速。

(0)

夜坐

枕簟迟迟睡,轩窗一一开。

市收人语寂,江迥水风来。

熠耀明衣袂,婵娟到酒杯。

新凉儿女健,促织已相催。

(0)

呈胡德器

相逢纵酒又连旬,醉倒谁知主与宾。

舌在莫谈当世事,眼明仍是故乡人。

不愁春与花俱减,但恨君如我更贫。

淮上风烟随分好,他年准拟作比邻。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