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久沮洳,蚯蚓升吾堂。
夜寒人阒寥,蟋蟀鸣吾床。
屋头两株树,叶落满僧廊。
骚人不须悲,荣悴理之常。
门庭久沮洳,蚯蚓升吾堂。
夜寒人阒寥,蟋蟀鸣吾床。
屋头两株树,叶落满僧廊。
骚人不须悲,荣悴理之常。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连绵时诗人寓居之处的清冷景象和个人心境。"门庭久沮洳",反映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潮湿低洼,生活略显困顿;"蚯蚓升吾堂"则以小动物入诗,寓言生活的琐碎与无奈。夜晚寒意袭人,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蟋蟀鸣吾床",增添了孤寂气氛。
"屋头两株树,叶落满僧廊",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落叶飘零,连僧侣所居的廊檐也铺满了凋零的叶子,暗示时光流逝和季节变迁。诗人在此情境下,引用杜甫的诗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骚人不须悲,荣悴理之常",意思是说,作为文人墨客,不应过于悲伤于人生的起伏,因为盛衰荣枯是自然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雨、虫鸣、落叶等意象,抒发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淡淡哀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的文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