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今非少,元功人未知。
岂云公有憾,时恐世传疑。
谁解吟成史,宁忧罪到诗。
诗成终自愧,空恨一年迟。
三绝今非少,元功人未知。
岂云公有憾,时恐世传疑。
谁解吟成史,宁忧罪到诗。
诗成终自愧,空恨一年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所作的《挽余丞相四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已故丞相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才华未被世人充分认知的感慨。诗中“三绝今非少”暗示了丞相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但“元功人未知”揭示了这些成就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诗人质疑世人是否真正理解丞相的功绩,担心他的事迹可能会被误解或遗忘。“谁解吟成史”进一步强调了丞相的诗歌才能堪比历史书写,而“宁忧罪到诗”则表达了对因诗获罪的忧虑,显示出对公正评价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成终自愧,空恨一年迟”,丞相即使创作出传世之作,仍感到遗憾,因为未能在生前得到应有的赞誉,只能空自遗憾逝去的时间太早。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的敬仰与惋惜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丞相的敬仰和对历史公正的呼唤。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