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不注山》
《华不注山》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遥临济水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

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

丑父遗忠无处问,空馀一掬野泉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zhùshān
sòng / cénggǒng

qiānrènchánchánjùnyáolínshuǐnán

cuìlǐngnènlánqíngduōjīnchénjiǔshuítàn

gāobiāoqīngyúnjìnzhuàngshìsānzhōuzhànhān

chǒuzhōngchùwènkōngquángān

注释
虎牙:形容山峰陡峭如猛兽利齿。
巉巉:形容山势险峻。
翠岭:青翠的山岭。
嫩岚:轻柔的山岚。
金舆:古代帝王乘坐的华丽车辆。
陈迹:旧时的痕迹。
高标:高耸的标志,此处指山峰。
特起:突出、直立。
丑父:历史人物,此处可能象征忠诚之人。
野泉:未经人工开发的自然泉水。
翻译
千仞高的老虎牙齿般山峰屹立,峻峭地俯瞰着济水之南。
翠绿的山岭上轻柔的雾气在晴天可以采摘,金色的车驾遗迹久已无人探寻。
那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仿佛勇士三次环绕战斗,豪情满怀。
丑父的忠诚无处寻觅,只留下一口甘甜的野泉让人怀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华不注山》,描绘了华不注山的雄姿和历史遗迹。首句"虎牙千仞立巉巉"以比喻手法描绘山峰陡峭如猛虎利齿,高耸入云。"峻拔遥临济水南"进一步强调山势的险峻,它俯瞰着济水之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写出了山岭在晴天中青翠欲滴,岚气轻盈的美好景象,富有诗意。"金舆陈迹久谁探"则引出对古代帝王车驾遗迹的怀想,暗示历史的沧桑。

"高标特起青云近"赞美山峰直插云霄的孤高,"壮士三周战气酣"借华不注山的历史传说,想象当年勇士们奋勇战斗的豪情。最后两句"丑父遗忠无处问,空馀一掬野泉甘"表达了对忠诚无处寻觅的感慨,以及对山泉清甘的自然之美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华不注山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底蕴,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西平乐

我情与欢情,二情感苍天。

形虽胡越隔,神交中夜间。

(0)

咏城堑中荷诗

白水丽金扉,青荷承日晖。

叶似环城盖,香乱上桥衣。

岸高知水落,影合见菱稀。

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

(0)

陇头水

陇头流水急,水急行难渡。

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

心交赠宝刀,小妇裁纨素。

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

(0)

上巳玄圃宣猷堂禊饮同共八韵诗

绮殿三春晚,玉烛四时平。

藤交近浦暗,花照远林明。

百戏阶庭满,八音弦调清。

莺喧杂管韵,钟响带风生。

山高云气积,水急溜杯轻。

簪缨今盛此,俊乂本多名。

带才尽壮思,文采发雕英。

乐是西园日,欢兹南馆情。

(0)

赋得落落穷巷士诗

扬云不邀名,原宪本遗荣。

草长三径合,花发四邻明。

尘随幽巷静,啸逐远风清。

门外无车辙,自可绝公卿。

(0)

老君十六变词·其四

四变之时。生在东方身青葱。出胎堕地能瞳舂。

合口诵经声雍雍。白日母抱夜乘龙。

昆仑山上或西东。上天入地登虚空。

仙人侍从数万里。当此之时神气通。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