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始转芳洲。三微启孟陬。献椒花、颂出妆楼。
聚饮屠苏谁最少,添一岁、更风流。阊阖在螭头。
衣冠拜冕旒。赐醁醽、白兽樽浮。
朝罢金莲花炬散,曾记入、火城游。
四始转芳洲。三微启孟陬。献椒花、颂出妆楼。
聚饮屠苏谁最少,添一岁、更风流。阊阖在螭头。
衣冠拜冕旒。赐醁醽、白兽樽浮。
朝罢金莲花炬散,曾记入、火城游。
这首《唐多令》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其内容描绘了古代春节时的习俗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气息。
首句“四始转芳洲”以“四始”指代四季之始,象征着一年的轮回,而“芳洲”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接下来的“三微启孟陬”则进一步点明了时间的转换,孟陬即农历正月,是新年伊始之时,三微可能指的是三元、三会等岁时概念,强调了新年的重要性和庆祝活动的开始。
“献椒花、颂出妆楼”描绘了人们在新年期间的庆祝场景,椒花是一种传统装饰品,象征着吉祥和长寿,妆楼则是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这里通过椒花的献祭和妆楼的颂歌,展现了女性在新年中的角色和庆祝活动的热闹景象。
“聚饮屠苏谁最少,添一岁、更风流”描述了人们围坐一起饮酒庆祝新年的场景,屠苏酒是古代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饮品,据说可以驱邪避疫。诗句中“谁最少”可能是对饮酒量的戏谑,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新年中增添一岁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阊阖在螭头。衣冠拜冕旒”则描绘了皇宫中庆祝新年的场景,阊阖是宫门的名称,螭头可能是指门上的装饰物。衣冠拜冕旒则形象地表现了官员们向皇帝行礼的情景,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新年的庄重气氛。
“赐醁醽、白兽樽浮”描述了皇帝赐予臣民美酒的场景,醁醽是一种珍贵的酒,白兽樽则是盛酒的器具,这一细节体现了皇家的慷慨与恩赐。
“朝罢金莲花炬散,曾记入、火城游”则描绘了新年庆典结束后的情景,金莲花炬可能是指点燃的灯笼或火炬,它们在夜晚照亮了街道,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火城游可能指的是人们在夜晚游走于灯火通明的城市中,享受节日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唐多令》生动地展现了清代春节时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氛围,从家庭到宫廷,从城市到乡村,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绝代有佳人,盈盈擅风流。
裹头初入室,丑妇争为仇。
君看技术徒,忌嫉交怨尤。
文人亦相轻,诋斥多不侔。
孙庞初共学,藏修亦同谋。
忌心一以兴,对面操戈矛。
安得万黄鸟,九鼎荐为羞。
坐令天下人,其心同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