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
《念奴娇》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江风浩渺,把游客送到,焦山高处。

指点南徐秋色里,但见丛丛烟树。

野鹤闲鸥,孤云淡月,昏晓山中趣。

看浮玉塔,层层光连北固。

遐想昔日焦先,超然物外,抱膝歌梁甫。

高节清风千载度,谁解栖幽守素。

试听山僧,金钟打罢,深悔红尘误。

山资须办,向云中、采芝露。

(0)
鉴赏

此诗《念奴娇》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客至焦山之景,以及对焦山往昔人物的遐想。诗中以江风、烟树、野鹤、孤云、淡月、浮玉塔、金钟等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为载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

首句“江风浩渺”,开篇即以浩瀚的江风渲染出一种辽阔壮美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旅程与心境的开阔。接着“把游客送到,焦山高处”一句,点明了送行的目的地——焦山,同时暗示了旅程的终点将是一处高远、宁静之所。

“指点南徐秋色里,但见丛丛烟树”两句,通过“烟树”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焦山的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此处的“烟树”既指真实的树木在烟雾缭绕中的朦胧之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野鹤闲鸥,孤云淡月,昏晓山中趣”三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野鹤、闲鸥、孤云、淡月,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和谐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看浮玉塔,层层光连北固”两句,通过浮玉塔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焦山的地标性建筑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敬仰。浮玉塔与北固的连接,仿佛是时空的桥梁,将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遐想昔日焦先,超然物外,抱膝歌梁甫”四句,将笔触转向对焦山往昔人物的遐想,尤其是对焦先的怀念。焦先作为历史人物,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抱膝吟唱《梁甫吟》的行为,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高节清风千载度,谁解栖幽守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纯洁心灵的推崇,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社会复杂世态的感慨,以及对回归简单、纯粹生活的渴望。

“试听山僧,金钟打罢,深悔红尘误”三句,通过山僧的形象和金钟的声响,进一步强化了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呼唤。诗人通过“深悔红尘误”的自省,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种种困扰的反思与解脱的渴望。

“山资须办,向云中、采芝露”两句,以“采芝露”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念奴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充满诗意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历史文化的深情礼赞,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岁晚感事·其一

息偃君恩厚,峥嵘岁律迁。

若惊曾为宠,见嫉不因贤。

白日孤盆外,苍蝇尺璧前。

东隅虽已失,忠意尚惓惓。

(0)

七不堪诗七首·其七

七不堪,束绅对文案。吏若凫鸭趋,文惊朱墨抏。

自襮安所能,深心托萧散。

(0)

游小圃

初阳未爇树阴轻,中圃留连底有情。

春草抽心终不死,夏禽反舌已无声。

辘轳半上畦泉逗,襫袯初休陇雨晴。

紫蓼青葵正堪掇,于陵何必是逃名。

(0)

送太尉相公赴镇安军二首·其一

连章得请避洪钧,赭案除书天下闻。

久冠鹓鸾为上宰,别驱貔虎作中军。

单车款曲怀辽帐,一燧平安出陇云。

今日朝绅回首看,始知知退是元勋。

(0)

行药

行药遍城闉,仍逢摇落辰。

坞风焦粟罅,园露饱梨津。

远水多成浦,高云自作鳞。

匕丹无复得,魂断小山人。

(0)

庄懿皇太后哀挽应制二首·其一

国启重雍祚,天推太极尊。

夏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

不待寒泉养,空流渭水恩。

烝哉王者孝,别庙奉姜嫄。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