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帘影》
《帘影》全文
清 / 罗秀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隐约堆云漏角尖,重檐痕讶宿花添。

分明银蒜凌波漾,低抹金莲贴地纤。

捲动香风惊醉蝶,护将青琐认移蟾。

画屏红烛人何处,背押薰笼隔幌拈。

(0)
鉴赏

这首诗《帘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帘幕在光影中的微妙变化与美感。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帘影在不同光线下的动态美。

首句“隐约堆云漏角尖”,以“堆云”形容帘幕的厚重感,而“漏角尖”则暗示光线穿透帘缝的瞬间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接下来,“重檐痕讶宿花添”一句,通过“重檐痕”与“宿花”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帘影在不同层次上的变化,还巧妙地引入了季节的变换,增添了一丝时间的流转感。

“分明银蒜凌波漾,低抹金莲贴地纤”两句,运用了“银蒜”和“金莲”这两个富有质感的意象,分别象征帘幕的边缘和地面,通过“凌波漾”和“贴地纤”的动态描绘,展现了帘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轻盈姿态,以及与地面的亲密接触,营造出一种既高雅又贴近生活的美感。

“捲动香风惊醉蝶,护将青琐认移蟾”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帘影的动态效果。通过“香风”与“醉蝶”的结合,形象地表现了帘影在风中舞动时所引发的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体验。同时,“青琐认移蟾”则以月光为背景,强调了帘影在夜晚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画屏红烛人何处,背押薰笼隔幌拈”两句,以“画屏”、“红烛”、“薰笼”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通过“人何处”的疑问,引出了帘影背后隐藏的故事与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帘影》一诗通过对帘幕光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之美,也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罗秀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承光殿

似月琉璃界,中规詄荡闉。

蝀鳌横饮练,鳷鹊密铺银。

乘暇境寻胜,含韶景凑新。

时行饶乐意,嘉与物皆春。

(0)

题洛阳都亭

洛阳都亭名自故,云是文纪埋轮处。

豺狼当道置狐狸,十五事陈逆当路。

王家炯鉴何曾悟,连踵云台身犯雾。

鸢肩豺目志跋扈,广陵出守单车去。

尚胜杜乔及李固,位至三公乏匡助,瘐死狱中应悔误。

(0)

松圆溪山亭子

半依平远半岩扃,杂树逢秋一半零。

入谷未深林未密,拈来诗思在溪亭。

(0)

宋人水殿图

金波鳷鹊丽秋光,高下空明水一方。

天净不知河汉转,玉阶风露觉新凉。

(0)

次韵答毛学博·其一

文家俗见蔀千层,妩媚谁曾识魏徵。

若反清言从正始,便同乳穴复零陵。

有源君导如春水,无尽人分是慧镫。

愧我尚为知解缚,不成得髓自南能。

(0)

河上杂诗四首·其二

海上晴天雷雨豗,惊涛奔入乱山开。

青冥楚越孤帆去,浩荡淮沂四面来。

春草不知韩信里,秋风曾到项王台。

谁明鼓楫中悲慨,仰视云霄数雁回。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