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叠青山只么青,从容时止又时行。
斯文未丧予何畏,举世随流我独清。
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
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
万叠青山只么青,从容时止又时行。
斯文未丧予何畏,举世随流我独清。
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
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天应的作品,题为《和叠山先生韵(其一)》。诗人以叠山先生为对象,通过描绘青山的悠然自得,表达了自己坚守道义、独立不群的人格特质。首句“万叠青山只么青”描绘了青山的恒久不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次句“从容时止又时行”则暗示了诗人处事的从容与坚韧,不随波逐流。
“斯文未丧予何畏”表达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对世俗风气的不屑,他无所畏惧,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举世随流我独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清醒和高洁情操。接下来,“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表明诗人视忠诚和道义高于一切,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毫不动摇。
最后两句“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将自己比作有着铁骨铮铮和高尚人格的古人——陶渊明和诸葛亮,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格的自豪和对叠山先生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道德文章的追求和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坚定的品格和独立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
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
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
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别后。
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
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
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
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处身乾坤中,适意乃其常。
贫贱亦天然,尤怨徒自伤。
平生赋命薄,守己岂不良。
量分稍过差,神理翻百殃。
苟无济世具,希进未免狂。
鄙哉绵上人,远迹空潜藏。
市朝车马喧,不碍松菊芳。
何妨著衣冠,用舍姑逢场。
傥无侥倖心,世亦不见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