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
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
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
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别后。
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
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
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
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
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
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
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别后。
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
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
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
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这首宋词《喜迁莺·春感》由易祓所作,描绘了春天帝都的景象和词人的情感体验。开篇“帝城春昼”四字,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紧接着通过“杏脸桃腮,胭脂微透”,形象地写出花朵娇艳欲滴的状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描绘了春雨的多变,仿佛在催促花朵绽放,而“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宜人的春游画面,然而词人心中却藏着别样的情绪。“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下片转而抒发离别后的相思之情,“音信断,泪珠滴遍香罗袖”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挂念,回忆起过去共同的美好时光——“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然而现实却是“故乡水遥山远”,难以找回往昔的欢乐,只能借酒浇愁,“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整首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变化,既有对春光的喜爱,又有离别的苦涩和对旧日欢愉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