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七级宝安西,共倚危栏望欲迷。
水绕鳌洲桃浪阔,天回鹏岭涧云低。
蔗苗绿映村边路,菽蔓青延垄上畦。
转眼花飞春又暮,可堪归鸟向人啼。
浮图七级宝安西,共倚危栏望欲迷。
水绕鳌洲桃浪阔,天回鹏岭涧云低。
蔗苗绿映村边路,菽蔓青延垄上畦。
转眼花飞春又暮,可堪归鸟向人啼。
这首清代诗人梁善长的《登鳌洲塔同陈石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首句“浮图七级宝安西”点出诗人与友人站在七层高的宝塔上,位置在宝安西部,视野开阔。接下来的“共倚危栏望欲迷”写出他们凭栏远眺,景色迷人,仿佛置身于迷人的画卷中。
“水绕鳌洲桃浪阔”描绘了流水环绕着鳌洲,桃花盛开,水面波浪荡漾,展现出春天的盎然生机。“天回鹏岭涧云低”则将视线转向远方,鹏岭之巅的山涧云雾缭绕,显得更加深远神秘。
“蔗苗绿映村边路,菽蔓青延垄上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田野间的景象,甘蔗苗和豆类作物生机勃勃,蔓延在道路和田垄上,显示出农耕文化的繁荣。
最后,“转眼花飞春又暮,可堪归鸟向人啼”以自然的变化收束全诗,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归巢的鸟儿鸣叫,更添离别之情,引发诗人淡淡的乡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时光流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台垣星并法星光,剑履应曾赐上方。
定鼎自推周太尉,著书谁拟杜当阳。
南中奉使元称陆,天上文昌旧姓张。
入掌内台严禁地,新开幕府镇蛮荒。
尊倾北海人如玉,宴罢南楼月带霜。
错绣地形看百粤,牂牁流水接三湘。
椎牛每出材官飨,排雁皆成阵势翔。
共睹鲸鲵劳筑观,不烦浪泊送飞航。
诸生欲上舆人颂,部曲犹歌铙吹章。
纪盛尚留彤管在,七星岩畔勒旂常。
古道四辟而六通,六经在人如六宗。
世传之史日流风,邹鲁之士时击蒙。
王迹既熄圣无功,百家一曲苦相雄。
天地之美忽而空,神明之容非我容。
后之学者自为宫,往而不反孰堪从。
古道将为天下濛,濛犹可撒裂谁缝。
华山裘褐几相逢,輐断胹调千语重。
或云我知天下中,燕北越南西乃东。
无外无内无有终,大同小同各异同。
悲哉声响自相穷,智豪追逐如飘蓬。
谁知古道天为宗,去王非远人自聋。
众术支离由世衷,一蚊一虻蔽一聪。
悠悠上律鲁尼峰,漆园化蝶绕洙封。
大道本无方,大成反如缺。
古人其备乎,今人将更窃。
以方为道术,道为天下裂。
立异由墨禽,誇多惠施说。
尹宋求心白,田慎将性绝。
函关获五千,漆吏鼓长舌。
六方分十子,孰与犹龙埒。
古之博大宗,三宝持真诀。
墨者治其慈,苦身肠倍热。
巨子虽独能,使人忧不悦。
华山亦俭师,饥馁空敝蹩。
彭蒙守弗先,然且是非灭。
三者皆非道,亦自有优劣。
况复五车人,一蚊依道吷。
尺捶并连环,徒供辨士折。
苟非齐物言,谁解百家结。
始知道德初,时向有无缀。
一哉天人心,同驱至神辙。
圣人及君子,五号谁分设。
能使六方同,岂令六经别。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其十一天下》【明·郭之奇】大道本无方,大成反如缺。古人其备乎,今人将更窃。以方为道术,道为天下裂。立异由墨禽,誇多惠施说。尹宋求心白,田慎将性绝。函关获五千,漆吏鼓长舌。六方分十子,孰与犹龙埒。古之博大宗,三宝持真诀。墨者治其慈,苦身肠倍热。巨子虽独能,使人忧不悦。华山亦俭师,饥馁空敝蹩。彭蒙守弗先,然且是非灭。三者皆非道,亦自有优劣。况复五车人,一蚊依道吷。尺捶并连环,徒供辨士折。苟非齐物言,谁解百家结。始知道德初,时向有无缀。一哉天人心,同驱至神辙。圣人及君子,五号谁分设。能使六方同,岂令六经别。
https://shici.929r.com/shici/TxXTH12c.html
心悬天地际,目送雷霆过。
月固不胜火,雨骤或翻波。
二气行偶错,岂不焚天和。
清宁犹有患,僓然若道何。
万念昏沉处,三时利害摩。
无波身自溺,生火胸自多。
是以圣人腹,毋为众人目。
俨兮其若容,旷兮其若谷。
视若营四海,竿岂趋灌渎。
投缁没巨钩,近远分鱼肉。
不忍一时伤,终馀万世福。
尧桀虽两忘,神策逾龟卜。
不用之用明,无功功乃成。
天游泯六凿,太始出虚清。
今人昧其说,塞窦以求名。
发冢凭诗礼,刳肠获智声。
演门善毁爵,其党日捐生。
由光逃天下,纪申踣河争。
外物胡可必,古今多碍行。
安得忘言者,与之言至精。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其四外物》【明·郭之奇】心悬天地际,目送雷霆过。月固不胜火,雨骤或翻波。二气行偶错,岂不焚天和。清宁犹有患,僓然若道何。万念昏沉处,三时利害摩。无波身自溺,生火胸自多。是以圣人腹,毋为众人目。俨兮其若容,旷兮其若谷。视若营四海,竿岂趋灌渎。投缁没巨钩,近远分鱼肉。不忍一时伤,终馀万世福。尧桀虽两忘,神策逾龟卜。不用之用明,无功功乃成。天游泯六凿,太始出虚清。今人昧其说,塞窦以求名。发冢凭诗礼,刳肠获智声。演门善毁爵,其党日捐生。由光逃天下,纪申踣河争。外物胡可必,古今多碍行。安得忘言者,与之言至精。
https://shici.929r.com/shici/wib3Cy2x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