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鬓轻笼,月痕半吐真珠莹。惺憽不定。
莺语俄惊醒。蓦地心烦,唤着何曾应。提名姓。
不教安静。难道真真冷。
巧鬓轻笼,月痕半吐真珠莹。惺憽不定。
莺语俄惊醒。蓦地心烦,唤着何曾应。提名姓。
不教安静。难道真真冷。
这首《点绛唇·美人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的耳朵,通过“巧鬓轻笼”、“月痕半吐真珠莹”等诗句,将美人耳朵的美丽与月光的柔和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意境。接下来,“惺憽不定”、“莺语俄惊醒”则进一步渲染了耳朵的敏感与灵动,仿佛能捕捉到周围细微的声音,如同清晨的鸟鸣唤醒沉睡的世界。最后,“蓦地心烦,唤着何曾应”、“提名姓。不教安静。难道真真冷”几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耳朵以情感和意识,暗示其在情感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产生的微妙心理反应。
整体而言,此词通过对美人耳朵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情感世界,体现了词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大川虽有神,淫祀亦其俗。
石马系祠门,山鸦噪丛木。
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画船百丈山前路,上滩下峡长来去。
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
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
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
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
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
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
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