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昌图的《临江仙》,体现了诗人对流年易逝、人生漂泊的感慨。从鉴赏角度来看,诗歌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淡定的哲理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首句“饮散离亭西去”,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开启了全诗的情绪。这里的“离亭”象征着告别、分别,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离愁的一种意象。诗人借由此景抒发自己对流年易逝的无奈和惆怅。
接着,“浮生常恨飘蓬”,“浮生”二字点出了人生如浮云,飘忽不定。“飘蓬”则是比喻人生的漂泊无依,更强化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在唐代文人中颇为普遍,他们经常借此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哀叹。
“回头烟柳渐重重”,这里的“烟柳”是春天的景象,通常用来描写物是人非的情意。诗人通过不断回首这一自然景观,感受到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愈加浓郁的离愁。
在“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中,“淡云”、“孤雁”都是寂寞冷清的意象,用以形容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的个性和他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末了的“寒日暮天红”,则是时间流逝后的另一种写照,透露出一丝秋意,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至于“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两句,诗人设问“今夜画船何处”,反映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画船”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所在,而非现实中可及之物。“潮平淮月朦胧”,则借景抒情,月色朦胧,水面平静,似乎预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诗人在酒醒之后的人静夜深之中,愁绪更加浓重。这里的“残灯”、“孤枕”都是寂寞冷清的象征,而“轻浪五更风”则是夜深人静时分外界传来的微弱声响,也许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更多的波澜。
总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家风无敌北而南,列戟门资六艺谙。
元、白名高皆压倒,程、朱道广已同参。
鸣琴和卜羊城治,作画奇从鹭屿探。
结契愿如韩与孟,联吟何日共诗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