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茧窝人已仙,白云明在尚悠然。
登楼作赋伤今日,荷锸携壶思昔年。
栏倚长空秋见雁,林藏积雨夜啼鹃。
九龄帝与誇当日,白发重看继世贤。
自作茧窝人已仙,白云明在尚悠然。
登楼作赋伤今日,荷锸携壶思昔年。
栏倚长空秋见雁,林藏积雨夜啼鹃。
九龄帝与誇当日,白发重看继世贤。
这首明代诗人朱同的《题白云楼》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首句“自作茧窝人已仙”,诗人以蚕作茧自比,暗示自己已经超脱尘世,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次句“白云明在尚悠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即使身处白云之下,诗人仍感到自在悠然。
接下来,“登楼作赋伤今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时事的感慨,登高远望,心中难免涌起对现实的忧虑和感伤。然而,“荷锸携壶思昔年”又回忆起过去的时光,那时或许心境更为纯粹,手持农具或酒壶,生活简单而富有诗意。
“栏倚长空秋见雁,林藏积雨夜啼鹃”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秋天的雁南飞和夜晚雨后的杜鹃啼叫,都寓含着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意味。最后,“九龄帝与誇当日,白发重看继世贤”以历史典故收尾,诗人自比为当年备受赞誉的贤者,感叹如今白发苍苍,期待后世能有继其风范的贤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九山苍苍海之阳,山青海碧生凤凰。
陆家兄弟双儿郎,碧落万里同翱翔。
鹰鹯啄人多害伤,华亭夜鹤声凄凉,君胡不游归故乡。
君不见张留侯,三世相韩报韩仇。
归来自伴赤松子,一生出处何优游。
西风飒飒莼鲈秋,为君一醉商声讴。
三郎玉雪真天人,玉环酒面酣青春。
一声鼙鼓香梦破,玉楼去作蓬莱身。
当年报国心自矢,在地为枝愿连理。
返魂今见东篱花,两两天然见秋蕊。
根同干同色不同,东枝粹白西枝红。
尚想霓旌下南苑,衮翟同辇飘香风。
三生饱受繁华福,甘与客星伴幽独。
凭谁为系护花铃,莫遣㘅花怨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