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诏抡材敢倦行,广庭深锁待群英。
分场自敌三千客,决胜谁降七十城。
夜案尚閒涂卷笔,晓堂方听读书声。
归时还有黄花否,已觉秋风满袖生。
承诏抡材敢倦行,广庭深锁待群英。
分场自敌三千客,决胜谁降七十城。
夜案尚閒涂卷笔,晓堂方听读书声。
归时还有黄花否,已觉秋风满袖生。
这首诗描绘了主考官在试院选拔人才的场景,充满了庄重与期待的氛围。首联“承诏抡材敢倦行,广庭深锁待群英”点明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和试院的庄严,广庭深锁象征着对知识的尊重与对考生的期待。颔联“分场自敌三千客,决胜谁降七十城”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展示了选拔过程的激烈与竞争的残酷,同时也暗示了选拔的公正与严格。颈联“夜案尚閒涂卷笔,晓堂方听读书声”描绘了夜晚仍在忙碌批阅试卷的场景,以及清晨试院内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体现了主考官的敬业精神和考生的勤奋努力。尾联“归时还有黄花否,已觉秋风满袖生”以自然景象收尾,既表达了对考生未来的关切,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我谒武侯祠,阴廊草凄凄。
当时南阳结庐学龙卧,深山大泽无人知。
胡为蜀先主,三顾前致辞。
欲烦恢复天下计,先生筹策天下奇。
浩然出山来,凛凛虎豹姿。
乘时既得人,上曰真吾师。
已晓关与张,二子不复疑。
孤有孔明在军中,如龙有水相因依。
历数既有归,破贼当自兹。
可怜复汉社稷心未已,当时三峡图垒空巍巍。
先生有才过曹丕,中原恢复未可知。
惜哉军务劳,一心死无私。
出师一表如皎日,千古万古鸿名垂。
昔闻天兵入西蜀,鞞鼓乱挝裂岩谷。
金鞍战马踏云梯,日射旌旗红簌簌。
黑雾压城尘涨天,西方杀气成愁烟。
钓鱼台畔古战场,六军战血平三川。
天寒日落愁无色,将军一剑万人敌。
妇女多在官军中,兵气不扬长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