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隐天城,三春萃客星。
东风双袖暖,晴日百花明。
云水心偏远,烟霞梦未醒。
千峰吾欲老,长笑指东溟。
群玉隐天城,三春萃客星。
东风双袖暖,晴日百花明。
云水心偏远,烟霞梦未醒。
千峰吾欲老,长笑指东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玉笥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群玉隐天城,三春萃客星”,以“群玉”象征山中丰富的宝藏和美景,将玉笥山比作隐藏着珍宝的天城,而“三春萃客星”则暗示春天是访客云集的季节,山中汇聚了众多的游客和文人墨客。这两句既描绘了山景的壮丽,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开的一系列生动画面。
颔联“东风双袖暖,晴日百花明”,通过春风拂面、阳光普照的景象,营造出温暖舒适、生机勃勃的氛围。春风如同轻柔的手,温暖地拂过诗人的双袖,而晴朗的日光照耀下,百花竞相绽放,色彩斑斓,展现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颈联“云水心偏远,烟霞梦未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云雾缭绕、水波荡漾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仿佛远离尘嚣,沉浸在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之中。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留恋,即使是在现实中,他仍能感受到那份梦幻般的美好。
尾联“千峰吾欲老,长笑指东溟”,展现了诗人对山川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面对千峰万岭,诗人似乎愿意在此终老,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最后,“长笑指东溟”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诗人以笑声回应,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洒脱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笥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平生好修辞,著集逾十卷。
本无郑卫音,不入时人选。
年老更迂疏,制行复刚褊。
东京耆旧尽,羸瘵留馀喘。
放迹江湖间,犹思理坟典。
朝来阅徵书,处士多章显。
何来南郡生,心期在轩冕。
幸得比申屠,超然竟独免。
春雨对空山,流泉傍清畎。
枕石且看云,悠然得所遣。
未敢慕巢由,徒誇一身善。
穷经待后王,到死终黾勉。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
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
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西输楚蜀资,北拥淮海戍。
湖光映罘罳,山色连宫树。
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
襄樊一陷没,千里无完固。
梵呗响殿庭,番僧抇陵墓。
天运亦何常,以此思其惧。
浙西钱谷地,不以封宗室。
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
序非涿郡疏,德则琅邪匹。
如何负扆谋,苍黄止三日。
那肱召周军,北庭王卫律。
所以敌国人,尽得我虚实。
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
一代都人士,尽屈穹庐䣛。
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海右称名郡,齐东亦大都。
山形当斗入,人质并魁梧。
月主秦祠废,沙坛汉迹孤。
已无巡狩跸,尚有戍军郛。
漉海盐千斛,栽冈枣万株。
鼍梁通日际,蜃市接神区。
转漕新河格,分营绝岛迂。
三方从庙算,二抚各兵符。
炮甲初传造,戈鋋已击屠。
中丞愁饵贼,太守痛捐躯。
郊垒青燐出,城陴白骨枯。
危情随事往,深虑逐年徂。
计士悲疵国,遗民想霸图。
登临多感槩,莫笑一穷儒。
大痴道人黄子久,诗中元白书颜柳。
富春大岭称绝作,脍炙都人士之口。
金题玉躞标山居,然疑即是富春否。
展卷一室饶古香,华亭妙笔存图右。
品评精确书法高,以书例画珍琼玖。
江山万里无足奇,万里以外个中有。
平沙远渚隔重林,水郭烟村带层阜。
耕者读者杂渔樵,天高地下适飞走。
浑噩全无意匠营,都来量物随所受。
宜令香光拜下风,倪迂范缓谁妍丑。
不必什袭誇鉴藏,丁甲呵持自能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