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仙志云水,讵可羁尘俗。
霜皋逼青冥,差当寄高躅。
华表事匪幻,赤壁梦谁续。
婆罗门叫音,远胜丝竹肉。
胎仙志云水,讵可羁尘俗。
霜皋逼青冥,差当寄高躅。
华表事匪幻,赤壁梦谁续。
婆罗门叫音,远胜丝竹肉。
这首诗描绘了静宜园中一处名为“唳霜皋”的景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胎仙志云水,讵可羁尘俗”,开篇即以“胎仙”比喻超脱凡尘的灵性,表达了对云水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此处远离尘嚣,是一片心灵的净土。接下来,“霜皋逼青冥,差当寄高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唳霜皋”所在之地的高远与清冷,仿佛是通往天际的阶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华表事匪幻,赤壁梦谁续”则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华表,古代道路旁的标志物,常与神仙故事相联系;赤壁,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场,此处借指历史的辉煌与英雄的传说。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感慨。
最后,“婆罗门叫音,远胜丝竹肉”将自然界的鸟鸣声与人类创造的音乐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婆罗门叫,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鸟类叫声,这里用来形容自然之声的纯净与生动,与丝竹(乐器)和肉(比喻世俗的享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之音的高雅与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唳霜皋”这一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