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禅河早预流,老寻支许剡中游。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昔日禅河早预流,老寻支许剡中游。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昔日友人的思念和对已故去师长的追怀。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境,"禅河"早早预示着秋意的到来,而诗人却仍旧寻访着过去与友人共同游历的地方,这种行为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枝花开得不多,却能与诗人共同度过炎热的夏日;而到了秋天,万壑千岩之间的景色交相辉映,显露出一种繁复而深远的意境。这里也隐含着对昔日友人的思念,因为他们曾经一起赏析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象。
"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 这两句则转向对已故去师长的追怀和哀悼。诗人眼见昔日与自己共同修行的道场已经沉没在茫茫人海之中,这种失落感让诗人的心情受到深重的伤害。而"塔就乱峰头",则是对故去师长陵墓所处风景的描绘,其中包含着一种凄凉和荒凉。
最后两句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达观自然的情怀。他认为不必等到夜深人静时分泌下哀伤之泪,因为在这茫茫宇宙中,一切都是暂且的,而那些高贵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寄托,却是永恒的,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已故去师长的哀悼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人间真挚感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