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戌岳后辱戴晋元见访今来复连榻旃檀口占五古一首》
《戊戌岳后辱戴晋元见访今来复连榻旃檀口占五古一首》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我居双髻峰,峰云尝相护。

云里忽逢君,不畏潭龙妒。

荏苒十八年,梦巾时一遇。

今昔非有殊,须发徒苍素。

譬如云隙月,随处时偶露。

不知东升乌,何有西沈兔。

明明双眼孔,谁者为新故。

薪易火居然,千秋为旦暮。

同君宿郊庵,四目还相注。

回看双髻云,南飞绕湘树。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戴晋元的重逢之情。首句“我居双髻峰,峰云尝相护”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峰峦环绕,云雾相伴,显得宁静而神秘。接下来的“云里忽逢君,不畏潭龙妒”写出了与友人意外相遇的惊喜,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荏苒十八年,梦巾时一遇”回忆了两人分离的漫长岁月,梦境中偶尔还能相见,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感慨“今昔非有殊,须发徒苍素”,时光荏苒,两人都已老去,但感情依旧如初。

“譬如云隙月,随处时偶露”运用比喻,将友情比作云间偶尔露出的月亮,虽短暂却明亮,寓意友谊虽经岁月,依然珍贵。诗人以“薪易火居然,千秋为旦暮”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转,暗示人生如朝露,友情却长存。

结尾两句“同君宿郊庵,四目还相注”描绘了再次相聚的场景,两人眼神交流,充满深情。最后以“回看双髻云,南飞绕湘树”收尾,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寓含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过去的回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发家信

寒砚敲冰带泪磨,故园消息近如何?

老妻不信愁深浅,归日应怜白发多。

(0)

和罗养蒙见寄三首·其二

词林文物早知名,对客挥毫思不群。

梁震每称前进士,灞陵谁识旧将军。

清谈竹下霏晴雪,匡坐松阴管白云。

见说主翁欢意洽,酒酣长共夜论文。

(0)

赠别宋仲观

梅花江上雪意残,独行远道何当还。

大江风微五两静,虚馆日高双陆閒。

十载论交倾意气,一朝送别凋容颜。

坐歌激烈我何有,明日射虎归南山。

(0)

和李士周韵

春云乘雨午桥阴,病眼看花负夙心。

汉水尽堪添绿酒,燕台何得筑黄金。

手攀杨柳曾亲种,路出桃源不易寻。

毕竟知音眼前少,尘埃三尺暗桐琴。

(0)

和宋竹坡见寄

闻君近住崆峒下,俗客不来长闭关。

得句遍题青竹上,寄书曾到白云间。

微风欹枕茶烟散,晴日捲帘花意閒。

旧约许寻须候我,月明骑鹤过南山。

(0)

六月初十日客馆披凉寄伯刚文学盖伤于处者也

君王无复问南州,贱子何能恋敝裘。

菡萏风清长日度,梧桐雨冷晚秋愁。

一穷到骨更何有,万事伤心不自由。

避地惟应蓬岛去,羽轮人世向谁投。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