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无复问南州,贱子何能恋敝裘。
菡萏风清长日度,梧桐雨冷晚秋愁。
一穷到骨更何有,万事伤心不自由。
避地惟应蓬岛去,羽轮人世向谁投。
君王无复问南州,贱子何能恋敝裘。
菡萏风清长日度,梧桐雨冷晚秋愁。
一穷到骨更何有,万事伤心不自由。
避地惟应蓬岛去,羽轮人世向谁投。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所作,题为《六月初十日客馆披凉寄伯刚文学》,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心境凄凉,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首句“君王无复问南州”暗示了诗人可能曾有显赫的过去,但如今被遗忘;“贱子何能恋敝裘”则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和无奈。
“菡萏风清长日度”描绘出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过的清凉画面,然而在诗人眼中,这美景却无法驱散内心的愁绪。“梧桐雨冷晚秋愁”转而写到秋雨打在梧桐叶上,更增添了诗人晚秋的寂寥与哀愁。
“一穷到骨更何有,万事伤心不自由”直接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困顿和心情的沉重,感到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避地惟应蓬岛去,羽轮人世向谁投”最后两句,诗人幻想逃离现实,遁入仙境,但又不知何处是归宿,流露出深深的迷茫和孤独。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身的境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过去的怀念,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天明小儿更传呼,髯刘已到城南隅。
尺书真是髯手迹,起坐熨眼知有无。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
我闻其来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
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毋乃迂。
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
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
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岂念吾。
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