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
假使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
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
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
假使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
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
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这首诗《十二时颂(其四)》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所作,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哲思。诗中以“禺中巳”开篇,描绘了一种时间流转、万物更替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的诗句“未了之人教不至”,则表达了对未能领悟佛法真谛之人的遗憾和无奈。
“假使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这两句诗强调了理解佛法并非易事,即使通晓祖师的教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而应深入内心,真正体悟其意。这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觉悟的精神。
“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这里的“玄”指的是深奥玄妙的真理,诗人强调真正的智慧不应依赖文字的束缚,而是要通过内心的直觉去领悟。这反映了禅宗反对过度依赖文字解释,倡导直接体验和领悟的哲学思想。
最后,“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这两句诗表达了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行,可以避免陷入外在诱惑和内心的迷惑,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纯净自在的状态。整个诗作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考,引导读者深入探索内心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一琴不鼓携归浙,六辔如丝送入闽。
魁杰西州今有汝,典司南库岂无人。
牙筹何足烦名胜,釐席方将问鬼神。
公干仲宣从此别,远书莫惜寄漳滨。
父老香花夹路催,朱幡那忍更徘徊。
弓张至此尤宜弛,珠去安知不复回。
海上有艘堪致粟,洛中无篚胜生财。
泉人毕竟修何福,消得西山两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