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三》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0)
注释
此生:一生。
已觉:已经觉得。
都无事:没有什么事情。
今岁:今年。
仍逢:仍然遇到。
大有年:丰收年。
山寺:山上的寺庙。
归来:回来。
闻:听到。
好语:好消息。
野花:田野间的花。
啼鸟:鸣叫的鸟儿。
欣然:欢快的样子。
翻译
这辈子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了,今年又遇上丰收的好年景。
从山上的寺庙回来听到好消息,田野间的花朵和鸣叫的鸟儿也都显得非常欢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此生已觉都无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纷扰烦恼的一种超然态度,似乎已经看破红尘,对一切俗务都不再放在心上。而"今岁仍逢大有年"则是对当前时节的描述,大有年可能指的是一个丰收或祥瑞之年,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美好的欣赏。

接着,"山寺归来闻好语"中的“山寺”给人一种清净脱俗的感觉,而“归来闻好语”则透露出一份归属与安宁。这里的“好语”可能是指寺中僧人的教诲或是同行者间的友好的交谈,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和满足。

最后,“野花啼鸟亦欣然”则以生动的景象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喜悦。"野花"与"啼鸟"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欣然”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寺、野花和啼鸟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五十五

雪山高几何,矗矗在天表。

咄哉竺土仙,六年登不到。

登得到,绝之绕,背手摘南辰,下视众峰小。

(0)

侧犯.咏芍药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0)

微雨中赏月桂独酌

人间跌宕简斋老,天下风流月桂花。

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

(0)

得失吟

人有贤愚,事无巨细。得不艰难,失必容易。

(0)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盖公偶谈道,齐相独识真。

颓然不事事,客至先饮醇。

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

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

寂寞千载后,阳公嗣前尘。

醉卧客怀中,言笑徒多勤。

我时阅旧史,独与三人亲。

未暇餐脱粟,苦心学平津。

草书亦何用,醉墨淋衣巾。

一挥三十幅,持去听坐人。

(0)

送南屏谦师,并引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