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雪全融,寒风半透,正长至、围炉时候。
念故园春早,数枝当牖。梅花开否。
岁暮离家,凄凉素手。与金错、无缘相就。
向空囊一哭,泪满衫袖。只添消瘦。
冻雪全融,寒风半透,正长至、围炉时候。
念故园春早,数枝当牖。梅花开否。
岁暮离家,凄凉素手。与金错、无缘相就。
向空囊一哭,泪满衫袖。只添消瘦。
这首《锦帐春》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园的深切情感。
首先,诗中“冻雪全融,寒风半透”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为引子,暗示季节更替,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而诗人却在异乡,感受到的是与季节相反的凄凉与孤独。
接着,“正长至、围炉时候”一句,点出时令正值冬至,人们围炉取暖的习俗,但对诗人而言,这温馨的场景却成了触动思乡之情的触发点。他想起了故乡的春日,那里的梅花是否已经绽放,成为一种对家乡美好回忆的寄托。
“岁暮离家,凄凉素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哀愁。在岁末之时,本应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素手无措,倍感凄凉。
“与金错、无缘相就”一句,可能暗喻了诗人与富贵荣华无缘,或是对某种理想追求的落空,进一步加深了其内心的失落感。
最后,“向空囊一哭,泪满衫袖。只添消瘦。”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故乡、感叹人生际遇而痛苦哭泣的情景。泪水不仅湿润了衣袖,也映照出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深刻地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红殷绿浅,几许风光,撋做春昼。
宛转重门,掩映红闺如绣。
正芳时,成间阻,罗衫浥泪千重透。
最难堪,是茶闲篆冷,梦回时候。
漫凝立、闉阇隔断,不似雕栏,还近纤手。
漱尽香醪,难与清愁相斗。
残月疏钟人断后,几番挨过还如旧。
教愁颜,共风边,新杨同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