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燕又来鸿。节序匆匆。秋声半夜搅梧桐。
惊起南窗千里梦,满地西风。欹枕听寒蛩。
离思无穷。归期又误菊花丛。
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
去燕又来鸿。节序匆匆。秋声半夜搅梧桐。
惊起南窗千里梦,满地西风。欹枕听寒蛩。
离思无穷。归期又误菊花丛。
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
这首诗是明代杨慎的《浪淘沙·其二》,虽然题目中给出的是“去燕又来鸿”,但这并非完整的诗句,可能是诗中的某一句。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描绘季节更替和离别之情。"去燕又来鸿"暗示着时光流转,燕子离去,鸿雁归来,象征着人事的变迁。"节序匆匆"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秋声半夜搅梧桐"则以秋夜的凄凉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惊起南窗千里梦"描绘了梦中人被秋声惊醒,梦境与现实的距离遥远,反映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满地西风"进一步渲染了萧瑟的氛围,"欹枕听寒蛩"则通过深夜的虫鸣,强化了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离思无穷"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无尽的离愁别绪。"归期又误菊花丛"暗示着期待中的归期又一次错过,而菊花盛开的秋季正是思乡和怀人的时节。最后两句"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通过想象远方的爱人因思念而憔悴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牵挂和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家的无奈情绪,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峻岭有高台,突兀南溟岸。
长风万里来,天际帆影乱。
极目荒徼外,一气疑未判。
蛟室邈难即,蜃楼聚复散。
天吴时出没,骊龙珠光灿。
四海无扬波,重译来浩翰。
百货走如鹜,有无相易换。
澳贾罔市利,此地立龙断。
攘夺衅窦开,掩袭肆狡悍。
横山起军垒,张威护里闬。
外御异己者,会使诸彝惮。
我来一登临,狙獝信难捍。
嗟彼番鬼谋,贸迁操胜算。
但恐姿骄纵,与世成冰炭。
滥觞不在多,积微固有渐。
勿令登台人,徒作望洋叹。
归生声名满天地,词倒峡流腹经笥。
看山不计沽酒钱,对客转喉多触忌。
口虽生花家屡空,黄金不肯谒王公。
萧骚星鬓对尊酒,乌丝挥洒蜡炬红。
岁暮一舟浮震泽,第二泉边我蹑屐。
相逢大笑把君衣,枫楸丹黄霜烟白。
令君好客如临邛,狂谈高咏争为工。
深杯如泻三山海,泛君舌上青芙蓉。
文采风流有先后,君家太仆如北斗。
一时潦倒何足云,星日光芒自不朽。
君今潦倒知者谁,真成历落复嵚崎。
寒波捩柁情无极,清颍藏名理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