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幽艳两分柯,岂比长松附女萝。
有节不愁春事晚,无言自拟岁寒过。
枝枝上苑啼红颊,叶叶清潭写翠蛾。
好似王家佳子弟,隔江团扇唱侬歌。
一枝幽艳两分柯,岂比长松附女萝。
有节不愁春事晚,无言自拟岁寒过。
枝枝上苑啼红颊,叶叶清潭写翠蛾。
好似王家佳子弟,隔江团扇唱侬歌。
此诗以夹竹桃为题,描绘其独特之姿与坚韧之性。开篇“一枝幽艳两分柯”,以“幽艳”形容夹竹桃之花色,以“两分柯”描绘其枝干之状,既显其孤高独立之态,又寓其生命力之强。次句“岂比长松附女萝”,以长松喻常人,以女萝喻依附者,将夹竹桃与之对比,突出其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有节不愁春事晚,无言自拟岁寒过”两句,进一步赞颂夹竹桃之坚韧与高洁。无论季节如何更替,它都保持自己的风骨;即使无人欣赏,也无需言语,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严冬的抗争与超越。接着,“枝枝上苑啼红颊,叶叶清潭写翠蛾”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夹竹桃在春天的美丽景象,枝头花朵如少女羞涩的脸颊,绿叶映照在清澈的潭水中,如同画中翠眉,美不胜收。
最后,“好似王家佳子弟,隔江团扇唱侬歌”两句,将夹竹桃比作王家的优秀子弟,不仅赞美了它的美丽,更寓意其内在的高雅与才华。仿佛隔着江水,正有一位女子手持团扇,轻声吟唱,表达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夹竹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高尚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喜爱与敬仰。
峨峨九龙峰,千古以锡名。
无锡天下宁,有锡天下兵。
今方无锡时,四海何交争。
出山矾水浊,在山锡水清。
泉池分上下,水味别淄渑。
四面芙蓉馆,两傍杨柳亭。
泉品居第二,茶经岂定评。
何如凌绝顶,一揽太湖精。
太湖波渺渺,远水入冥冥。
我欲访梅里,已无泰伯城。
飙然过常郡,尚可试中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