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无锡望慧山作》
《出无锡望慧山作》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峨峨九龙峰,千古以锡名。

无锡天下宁,有锡天下兵。

今方无锡时,四海何交争。

出山矾水浊,在山锡水清。

泉池分上下,水味别淄渑。

四面芙蓉馆,两傍杨柳亭。

泉品居第二,茶经岂定评。

何如凌绝顶,一揽太湖精。

太湖波渺渺,远水入冥冥。

我欲访梅里,已无泰伯城。

飙然过常郡,尚可试中泠。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名为《出无锡望慧山作》。诗中描绘了无锡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独特情感的流露。

首句“峨峨九龙峰,千古以锡名”,开篇即点明了无锡的地理特色和历史地位,九龙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无锡“锡”这一金属的名声。接下来,“无锡天下宁,有锡天下兵”两句,巧妙地将无锡的宁静与军事力量相联系,展现了无锡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今方无锡时,四海何交争”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局势的感慨,尽管无锡本身宁静,但四海之内却充满了纷争。接着,“出山矾水浊,在山锡水清”通过对比山外的浑浊之水与山中的清澈之水,象征着诗人对纯净与污浊、美好与现实之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泉池分上下,水味别淄渑”进一步强调了水质的差异,暗示了不同环境下的生活品质和价值观念。随后,“四面芙蓉馆,两傍杨柳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泉品居第二,茶经岂定评”则引出了对泉水品质的讨论,暗示了评价事物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最后,“何如凌绝顶,一揽太湖精”表达了诗人想要登高望远,全面领略太湖美景的愿望,同时也寓意着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太湖波渺渺,远水入冥冥”描绘了太湖的广阔与深邃,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我欲访梅里,已无泰伯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追寻与怀念,同时感叹于历史的变迁。“飙然过常郡,尚可试中泠”则以快速穿越常郡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对中泠泉水的期待尝试。

整首诗通过对无锡及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社会、自然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见山

平原行久见山欣,况复初韶霁兖云。

漫说鲁齐青未了,请看天地白中分。

送来寒气迎朝辔,付与吟情寄夕曛。

我向登峰志舒啸,不同七十二朝君。

(0)

九松山歌

九松山上松盘觺,九松山下路祎隋。

几度揽辔过山下,兴至辄为留吟题。

千岩隐伏东南去,此地秀结神堂奇。

礀流淙淙兮,隔红尘之杂沓,孤峰倚天兮,萦青缭白而厜㕒。

群山皆童无气色,独如偓佺苍颜绿发垂丝丝。

精蓝数椽閒閒见,未至不知筑者谁。

是中疑有远公驻,法雨霏作莲花池。

复如香山社中会九老,无言恒写白傅诗。

吁嗟乎山川蕴郁有如此,何殊岱宗之麓华岳嵋。

意行所得契静悟,谷神语我停移时。

(0)

过彭泽

我行过彭泽,吊古心悠然。

寥寥千载上,相继惟二贤。

陶公昔宰邑,八旬赋归田。

易姓不复仕,甲子以纪年。

狄公在当时,忤旨来左迁。

一朝复唐祚,忠义白日悬。

二贤去不远,光价照简编。

岂无继承者,胡乃寂不传。

吁嗟世之人,才行真难全。

题诗怀往躅,事业当勉旃。

(0)

瞻木轩并序

凌霄托高树,引蔓日已长。

缠绵共春荣,幽花蔼敷芳。

高树忽见伐,无依向风霜。

亭亭还自持,柔姿喜能强。

君子贵独立,倚附非端良。

览物成感叹,为君赋新章。

(0)

内阁五月莲花盛开和太子太保刘公韵二首·其二

天与灵姿绝代清,看渠直作水中英。

云端别有栽培地,江上空多采掇情。

总是丹青终属幻,未经题品若为荣。

他年自许归来乐,不结陶翁社里盟。

(0)

题四画·其四赤壁

周郎赤壁走曹公,万里江流斗两雄。

苏子赋成奇伟甚,长教人想谪仙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