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光摇四壁,瓦影落中流。
洗耳百闻寂,清心千虑休。
溪光摇四壁,瓦影落中流。
洗耳百闻寂,清心千虑休。
这首诗描绘了双溪堂周围宁静而清澈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溪光摇四壁”,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溪水在四周墙壁上的倒影随风摇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流动与静止交织的美感。接着,“瓦影落中流”一句,将视线转向溪流中央,描绘了屋檐瓦片的阴影投射在水中,与溪水融为一体,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洗耳百闻寂”一句,运用了“洗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净化心灵,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这里的“百闻”既指外界的喧嚣,也暗含了对各种声音的过滤,强调了内心的清净。
最后一句“清心千虑休”,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思绪都得到了安宁,所有的忧虑都暂时被放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净化和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巧匠斲山取山骨,媪神拱手不敢惜。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为声玉为质。
藉以绨衣便挈携,置之乌皮长拂拭。
忆昨随计西入关,太学三年同寝食。
晨昏缀缉困蝇头,岁月磨研取鸡肋。
时来偶题千佛经,吾自无功子何得。
祇今懒慢大可笑,身外了然无一物。
经时不脱管城帽,子宜不赐汤沐邑。
我今容子乞身去,却到安宜宰君室。
宰君真是潇洒人,文章机杼乃自出。
陈玄毛颖费追呼,子坚而厚宜比德。
从兹去给上方札,便当入珥螭坳笔。
切勿劝草封禅书,亦莫上献开边策。
愿君发明错与谊,昨奏条画今所急。
忠言谠论闻四方,砚乎汝为不失职。
残霭初收半在沙,一川芳草趁溪斜。
群峰古意汪芒国,废地诗情正曜家。
天末凄迷浮野色,柳边骀荡受春华。
更携尊酒看修竹,不为前坡得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