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复东都会,书王春又春。
退风飞宋鹢,远狩获西麟。
孔志知安在,豳诗难重陈。
焚香掩卷坐,歌咏忽臣邻。
非复东都会,书王春又春。
退风飞宋鹢,远狩获西麟。
孔志知安在,豳诗难重陈。
焚香掩卷坐,歌咏忽臣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的《读书三首寄景望》的第一首,以“读书”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书籍与知识的深刻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非复东都会,书王春又春”,诗人以“东都会”象征繁华与热闹,而“书王春”则比喻书籍如同春天般丰富而充满生机,表达出书籍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滋养作用。同时,通过“非复”二字,暗示了往昔的繁华不再,只有书籍能给予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接着,“退风飞宋鹢,远狩获西麟”,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阅读比作飞翔于风中的宋鹢(一种古代传说中的鸟),以及远狩中获得的西麟(传说中的瑞兽),强调了阅读过程中的自由与收获,同时也隐含着对知识探索的向往和追求。
“孔志知安在,豳诗难重陈”,这里引用了孔子和《豳风》的典故,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达了对学习目标的追寻;而《豳风》则是《诗经》中的一篇,此处可能暗指诗歌创作或文学传承的困难,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学价值的思考和对创新的渴望。
最后,“焚香掩卷坐,歌咏忽臣邻”,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读书场景,通过“焚香”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虔诚的氛围,而“掩卷坐”则表现了阅读后的沉思与内省。同时,“歌咏忽臣邻”则可能是诗人想象自己在阅读后,心灵与友人之间产生了共鸣,仿佛歌声与吟咏声穿越时空,与友人相会,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交流与精神上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知识、传统与创新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朝游伍胥渡,暮投杜主祠。
绿芜高犊背,红雨瘦花枝。
夹道鸣腰鼓,轻舟飐彩旗。
蹇驴寒服客,未许看腰肢。
凉风入衣襟,斜日照墟落。
我稼将登场,筑杵声橐橐。
宵征备寇盗,日行呀鼠雀。
腰镰赴田间,是处竟秋穫。
刈疾笑翁健,负重惭儿弱。
山炊杂戎菽,野草配场藿。
人生累衣食,计较一饷乐。
已矣复何言,吾生老耕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