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群峰耸,凭栏多大意。
道人何所见,心境还俱弃。
突兀群峰耸,凭栏多大意。
道人何所见,心境还俱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突兀群峰耸”这一句,展现出山峦起伏、气势磅礴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的亭子上,凭栏远眺,心中涌起一种超脱尘世的大意境。这里的“大意”,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和超越。
“道人何所见,心境还俱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道人,即修道之人,他们往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在这里,诗人借由道人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壮丽山景时,内心也随之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心境的“弃”,并非是放弃什么,而是指在大自然的宏伟面前,个人的烦恼和束缚被暂时放下,心灵得到了自由和解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它不仅是一次对美的欣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言哲理的艺术手法。
去年寿君时,清溪无梁涉者危。
今年寿君时,长虹卧波指可期。
珍材远林天发隐,文石象玉神效奇。
蛟龟为桥顷刻就,又似仙伯工娱嬉。
官自忧民民自乐,此事更属无穷思。
要须移此济川手,栋我王国无倾攲。
从今南浦渌波上,惠泽千春同渺瀰。
卮倾好酒逢时盛,早遇春融媚景天。
龟暖戏挨初绿草,燕飞轻拂乍晴烟。
迟迟昼影花笼槛,郁郁香风蝶舞筵。
眉似柳开眸似水,怡情自爱赏湖边。
菊雨凄凄江露凉,客中无酒对重阳。
去年黑发今年白,不似黄花岁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