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行一,阴行二。一主天,二主地。天行六,地行四。
四主形,六主气。
阳行一,阴行二。一主天,二主地。天行六,地行四。
四主形,六主气。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阴阳吟》中的片段,主要探讨了阴阳的基本概念。"阳行一,阴行二",这里的"阳"象征着光明、主动、刚健,"阴"则代表暗淡、被动、柔顺。数字"一"和"二"分别对应阳和阴的特性,体现了古代哲学中对立统一的思想。
"一主天,二主地",进一步强调了阳与阴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阳象征天的广阔无垠,阴则象征地的承载万物。"天行六,地行四","六"通常与数理中的"六合"相关,象征全面、完整,而"四"可能象征四季或四方,表明天地运行各有其规律。
"四主形,六主气","四"继续与物质形态相关,"六"则涉及更为抽象的气的概念,即天地间的元气或生命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数字和象征,寓言般地阐述了阴阳学说在自然界和宇宙秩序中的作用,体现了邵雍对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
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
洛下閒居住,城东醉伴稀。
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