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雁湖十首·其五》
《再和雁湖十首·其五》全文
宋 / 李壁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总角趋庭得绪馀,诗书元自与生俱。

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

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

情和颜蹠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名为《再和雁湖十首(其五)》。通过这短暂的四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

“总角趋庭得绪馀,诗书元自与生俱。”这里,“总角”指的是学子早晨梳洗后的发型,而“趋庭”则是急忙地去往家中。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自己从小就伴随着诗书成长的经历,可以看出诗人的文学素养和对文化的浓厚情感。

“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广泛涉猎。这里,“词林”指的是文学的森林,而“教诵”则是教授和吟诵。“鹪鹩赋”出自古代神话,讲述了一种鸟类通过堆积石头来填海洋的故事,象征着不懈追求。同时,“画苑”指的是绘画艺术,而“嗔传”则是批评和评论。“蛱蝶图”可能是指古代某些关于蛱蝶的绘画作品或诗词中的意象。

“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其中,“千古凌烟”形容的是历史的长河,而“思郑国”则是指对古代郑国的思念。“一时偃月”可能是在特定时刻下的月亮景象,而“怨哥奴”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事物无法复返的哀伤。

“情和颜蹠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抒发。这里,“情和颜蹠”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平和、宁静的情感状态,而“均为寄”则是在说这种状态如同寄托在诗词中。“忍絜新樽”则是在形容新的酒樽或是新的生活起始,而“上镜湖”则可能是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高处眺望的景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成长经历、文学艺术的追求以及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李壁

李壁
朝代:宋   字:季章   号:石林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生辰:一说1159年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安南国贡使阮辉?登岳阳楼有句云雾借山光吞去鸟客从镜上数归渔颇觉新隽阮安南探花也

淡云微雨朝鲜使,去鸟归渔交趾才。

我是中朝旧供奉,江湖白发首重回。

(0)

村晚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0)

慕仙

双丸跳昼夜,四序判春秋。

屈指百年内,寄迹同蜉蝣。

胡为撄世网,役役多所谋。

白日凋朱颜,衰老归一丘。

形器委寒灰,芜秽不可收。

伤哉醯鸡人,谁识梅生俦。

中山卫叔卿,期我于瀛洲。

云车白羽驾,蓬壶恣遨游。

金膏为我餐,玉液为我馐。

愿言出锦囊,开笈十二楼。

息心入冥默,毋为害马蹂。

道深虽难几,精微庶可求。

脱屣谢时辈,世事空悠悠。

(0)

湖浦

晚步已穷云水地,何人小筑傍湖阴。

穿村正喜迎枫叶,问菊翻成到竹林。

隔浦山低嫌浪阔,远帆风定觉秋深。

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

(0)

劳劳亭

蔓草离离朝送客,骊驹愁唱新亭陌。

夜深苦竹啼鹧鸪,空帘独宿头皆白。

(0)

春日田园杂兴·其五

野水滩头长荻芽,池塘处处起鸣蛙。

一春多雨占三白,二月无茶摘五加。

寒食沓来惊汉腊,塞歌时起接边笳。

春郊风景还如旧,添得伤心是短髽。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