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何处峰,木杪夜千尺。
愁猿唤不应,月色同一白。
飞来何处峰,木杪夜千尺。
愁猿唤不应,月色同一白。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中孤峰峻立、猿啼月明的境象。"飞来何处峰,木杪夜千尺"两句,通过对飞来峰的高度和树木的高耸进行夸张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
"愁猿唤不应"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远古传说中猿啼月明景象的怀念之情。"月色同一白",月亮如水般流淌,将夜晚的宁静与纯净达到了极致。
整首诗通过山峰、树木、猿啼和月色四个元素,勾勒出一个既神秘又孤寂的夜景。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宁静。
在家不觉穷冬好。向客里、方知道。
故园梅花正开时,记得清尊频倒。
高烧红蜡,暖熏罗幌,一任花枝恼。
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
小窗独自对黄昏,只有月华飞到。
假饶真个,雁书频寄,何以归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