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这首清代诗人高凤翰的《村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桐荫下芦帘”展现了夏日傍晚,浓密的梧桐树下,挂着轻盈的芦苇帘子,营造出凉爽宜人的环境。接着,“凉亭生清樾”进一步强调了凉亭周围清风习习,竹叶婆娑,给人以清凉之感。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写诗人悠闲地徘徊在村庄附近,蝉鸣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种生动的田园交响乐。接下来,“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描绘了远处树木稀疏,天空与山峦的轮廓清晰可见,画面层次分明,色彩淡雅。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描绘了夕阳西下,原野上的草木在余晖中显得更加柔和,归巢的鸟儿在树林间穿梭,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最后一句“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诗人独自吟唱着歌曲,直至东山升起明亮的月亮,整个画面充满了孤独而宁静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恬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悟。
缇室重飞玉琯灰,物华全与斗杓回。
依依残腊无情别,历历新春满眼来。
强取酒卮浮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
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