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个亭台绿水边,粉墙低处出婵娟。
分明识得东风面,不见罗裙血色鲜。
若个亭台绿水边,粉墙低处出婵娟。
分明识得东风面,不见罗裙血色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首句“若个亭台绿水边”,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仿佛在询问何处的亭台坐落于碧波荡漾的水畔,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迷人的氛围。接着,“粉墙低处出婵娟”一句,通过“粉墙”与“婵娟”的对比,既展现了建筑的雅致,又赋予了景物以女性般的柔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分明识得东风面”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比作一位识得人间万物之美的女子,形象地表达了春风吹过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而“不见罗裙血色鲜”则以反问的方式,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如同少女的罗裙一般鲜艳夺目,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向往。
张侯便然腹如鼓,饥雷收声酒如雨。
读书不计有馀处,尚著我辈千百许。
翻湖倒海不作难,将军百战富善贾。
弟子不必不如师,欲知其人视其主。
秋来待试丞相府,谷马砺兵吾甚武。
商周不敌闻其语,一战而霸在此举。
百年富贵要自取,人将公卿还尔汝,德如墨君谁敢侮。